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急性脑梗溶栓时间是多少,需要注意什么?
2024-05-22 15:29:41
作者:梁树柳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江滨医院
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由于大脑里面的血管突然发生破裂出血或因血管堵塞造成大脑缺血、缺氧所致的急性疾病。通常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两大类。缺血性脑卒中即人们常说的脑梗塞,也叫脑梗死,是指各种原因致脑部血液供应不足,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出现相应的神经功能缺损,是脑血管疾病的最常见类型。

1.脑梗死有哪些征兆?

1.1突然出现一侧头面部、手脚麻木的现象;

1.2突然走路不稳、感觉头部眩晕(警惕后循环中风);

1.3突然视物模糊、出现黑朦、偏盲、复视;

1.4突然说不清楚话、流口水、口角歪斜;

1.5突然失语,讲不出话或者听不懂话;

1.6突然剧烈头痛;

1.7突然感觉一侧肢体无力、活动不灵便;

1.8突然昏迷,难以唤醒。

2.脑梗死抢救的黄金时间

在窗口期内,临床上推荐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方法是溶栓术,根据脑梗死发生的时间不同,使用的溶栓药物也不同。发病4.5小时内推荐使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发病一旦超过4.5小时,在6小时内,可使用尿激酶溶栓治疗。时间越久,溶栓的风险将大大增加。因此,争分夺秒,脑卒中患者更快更高效的就医,对其后期康复的帮助无疑是巨大的。脑卒中是急症,溶栓时间在窗口期内,患者的缺血半暗带能够得到有效的挽救。如果超过4.5个小时,特别是6个小时后,患者的神经细胞会出现不可逆的坏死。即使这时候采取措施,闭塞血管静脉溶栓再通率下降,脑出血风险明显增加,甚至可以说于事无补。所以,当发现有脑梗死迹象时,马上拨打120,及时送至医院就诊。脑卒中治疗不及时很容易致死或致残,往往一人患病就会给整个家庭造成巨大的损失和影响,所以生活中如何预防脑卒中尤其关键。

3.急性脑梗溶栓需要注意什么?

3.1适应症与禁忌症:并非所有急性脑梗患者都适合进行溶栓治疗。医生需要对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等进行全面评估,以确定患者是否符合溶栓治疗的适应症,并排除禁忌症。

3.2药物选择与剂量:溶栓药物的选择和剂量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来确定药物的剂量,以确保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3.3并发症观察与处理:溶栓治疗可能会引起一些并发症,如出血、过敏反应等。在溶栓过程中,医生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3.4后续治疗与管理:溶栓治疗只是急性脑梗治疗的一部分,患者还需要接受后续的康复治疗和管理。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并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和生活方式的调整等。

4.脑梗死怎么预防?

4.1控制血压。脑卒中首要预防高血压。建议生活中经常测量血压并记录,掌握自己的血压范围,将血压控制在一个稳定、安全的范围内。

4.2控制胆固醇。高胆固醇是引发卒中的危险性因素。高胆固醇可通过增加患心脏病率,间接地升高患脑卒中的危险性。生活中应经常地检测了解自己的胆固醇水平,并注意控制,生活中低脂饮食,少食油腻。

4.3注意限盐。传统食盐中的钠可增加患高血压的风险,继而可能引发卒中。建议高血压者低盐(钠)饮食,每天进盐量不超过5克,少食油腻,减少饮食中的钠可以降低血压,更重要的是降低患卒中的危险性。

4.4治疗房颤。房颤可使血液聚集在心脏腔室中,因而易形成血栓,引发心源性脑栓塞。检查是否患有心房颤动(房颤),如果有应遵循医嘱及早治疗,以减少患卒中的风险性。

4.5戒烟限酒。香烟中的尼古丁对血管产生影响,长期吸烟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脑卒中、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此外,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过量饮酒对组织细胞有损害作用,可损伤大脑细胞和麻醉大脑皮层。

4.6适当运动。养成每日运动的习惯,适当的户外活动,可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每日至少30分钟的轻快运动,如散步、慢跑、骑车、游泳等,可在多方面改善身体的健康状况。

5.总结

溶栓是一项治疗急性脑梗复杂而紧急的治疗措施,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通过注意溶栓时间窗、适应症与禁忌症、药物选择与剂量、并发症观察与处理以及后续治疗与管理等方面,可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者的脑部功能和生活质量。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