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勿以“疝”小而不为
2024-05-15 14:17:31
作者:罗杰龙 肖绮霞 廖萍 刘丹
作者单位: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第一医院

疝病,医学上的定义是指体内的器官或组织脱离了原有的解剖位置,穿过身体间隙、缺陷或薄弱处,移位到其他部位。用日常语言来描述,就像是身体的某个部分出现了一个“空洞”,使得小肠或其他组织能够穿过并形成一个可触摸的肿块,这种情况下有时还伴随有疼痛感。疝病是种普遍存在的健康问题,既会影响到老年人,也会影响到婴幼儿。据统计,每年新发疝病患者大约有400万人,而手术治疗例数超过100万例。特别是在腹股沟区域,疝病的发病率约为3.6%,而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体中,这一比例上升至11.8%。本文将为大家普及关于疝的一些知识,希望大家提高健康意识,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疝的分类

腹外疝是一种常见的医疗状况,主要可分为腹股沟疝和腹壁疝两大类,其中腹股沟疝占据了腹外疝病例的绝大多数,比例在85~95%之间。在腹股沟疝的范畴内,又可以进一步区分为直疝和斜疝两种类型。斜疝在腹股沟疝中更为常见,而腹股沟疝本身又以男性患者为主,男性与女性的发病率之比大约为15:1。这可能与男性特有的生理结构,如较高的腹股沟区域薄弱点发生率有关。

疝的危害

疝病是普通外科领域中较为普遍的疾病之一,它一旦发生,通常无法自行愈合。特别是腹股沟疝,某些病人在疝气起初阶段可能不会感到疼痛或不适,导致一些人认为无需治疗,或者以为仅通过保守疗法就能康复。然而,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忽视小规模的疝气问题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如肠梗阻、肠穿孔或急性腹膜炎等紧急情况,这些状况可能对生命安全构成威胁。

疝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在腹股沟区域,下腹部与大腿的交界处,可能会出现一些异常肿块,这些肿块可能会时大时小,时有时无,我们将其称为可复性疝。这种肿块通常在站立或增加腹压的情况下出现或增大,而在平躺或用手按压后可能会消失或减小。在早期,除了能够触摸到的肿块之外,患者通常不会感到明显的不适。但是,如果未经治疗,这种疝气问题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恶化。肿块可能会随着缺损的扩大而变得更大,并且在极端情况下,可能会掉入阴囊。此外,患者可能会开始体验到腹胀、腹痛等消化系统的症状,这些症状在平躺后可能会减轻。在一些病例中,疝内容物可能会与疝囊或疝环发生粘连,导致肿块无法消失,这种情况被称为难复性疝。

疝的临床治疗方法有哪些?

1.非手术治疗。疝带是一种非手术的治疗方法,它通过物理压迫的方式来治疗腹股沟疝。疝带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其头端硬物的压力,直接顶在腹股沟区域,以阻止肠道等腹腔内容物通过疝环脱出,这样就能够减缓疝缺损的扩大。然而,长期使用疝带可能会引起患者不适,影响其日常生活和工作。此外,持续的压迫可能导致局部腹壁变薄、组织纤维化,甚至引发腹壁各层之间的粘连,这些情况都会为未来的手术带来困难。当疝缺损发展到一定程度,疝带的作用也会大打折扣。因此,疝带通常只被推荐给那些由于高龄、伴随其他严重疾病无法承受手术的患者,或者是因为其他医疗原因需要暂时等待手术的患者。对于其他患者,我们作为疝外科医生通常不推荐使用疝带,因为手术仍然是治愈成人腹股沟疝的最有效方法。注射硬化剂可能会损伤精索结构,影响患者的生育能力,而且如果操作不当,还可能造成肠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

2.手术治疗。对于成人腹股沟疝的治疗而言,手术是最为确切和少复发的方法。根据疝的类型,手术的紧迫性也有所不同:易于复位的疝可以安排在合适的时间进行手术;难以复位的疝则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手术;而嵌顿性疝和绞窄性疝则是急诊手术的指征,以防止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在手术方法上,有两种主要技术:传统组织对组织张力缝合修补和无张力疝修补技术。目前,国际上普遍接受的是无张力疝修补技术,这包括开放手术和腹腔镜手术两种方式。无张力修补技术因其降低了复发率而成为首选方法。

(1)传统手术。手术前后,患者通常需要禁食,术后需要卧床休息几天,接受输液治疗,并可能需要留置尿管。术后疼痛可能会很剧烈,恢复过程可能较慢,且存在一定的复发风险。对于那些有心、肺、脑血管疾病问题的患者,由于可能无法承受全身或局部的麻醉和手术创伤,他们往往无法进行手术治疗。自从无张力疝修补术从国外引入并得到广泛应用后,手术方式和患者恢复都发生了显著变化。这种手术通常只需要局部麻醉,具有较低的复发率,患者术后疼痛较轻,一般住院时间为2~5天,有些情况下甚至可以在门诊完成手术,从而使得患者术后恢复更加迅速。

(2)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在近年来的医疗技术发展中,腹腔镜手术技术取得了显著的进步。特别是腹腔镜下全腹膜外修补术(TEP),这种手术仅需要五个小切口,其中两个为0.5厘米,一个为1厘米,无需打开腹腔。手术过程中,医生将疝袋推回腹腔内,并使用特殊的人造网片覆盖住疝气突出的部位。TEP手术特别适用于治疗双侧腹股沟疝和复发性疝气,其优势在于创伤轻微、患者恢复迅速以及复发率较低。

总之,疝虽小,但不容忽视。希望大家通过本文能对疝有更深入的了解,提高健康意识,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同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疝的发生,为自己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分享到: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