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冠心病?
冠心病是以冠脉管腔狭窄甚至闭塞的情况下以影响到心肌正常血供,呈现以心肌组织缺氧、缺血为特征的心脏疾病。全球每年因冠心病而死亡的人数约1700万,这是十分严峻的数据,有学者提出,到2030年,全球冠心病年死亡例数可达到2300万。
心绞痛特点以及冠心病风险因素有哪些?
心绞痛是冠心病的典型症状,其特点相对明显,患者常于情绪激动、饱食等情况下突然感到胸部伴随剧烈的压榨性疼痛,并可向心前区、上肢等部位放射,也有患者会感觉到颈部、咽部有轻重不一的灼烧感,持续时间通常为3~5分钟。相对而言,冠心病的风险因素较为复杂,与年龄、基础性疾病、家族遗传、不良生活饮食习惯等因素均具备相关性。我们分别以年龄与不良生活饮食习惯为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占比约27.8%,也就是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也会随之上升;而长期吸烟饮酒、喜欢吃油炸腌制食品、缺乏运动、肥胖等因素均参与了冠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进展,而后者亦是冠心病的主要病因。
目前临床针对冠心病的治疗方案有哪些?
改善冠脉管腔供血功能与心肌耗氧量、控制心绞痛发作频率、规避心功能持续受损为冠心病的治疗原则,我们可以将其归类于保守治疗与外科治疗,前者以药物治疗为主,生活饮食习惯干预为辅,如他汀类药物(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β-受体阻滞剂(比索洛尔)、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贝那普利)等等。外科治疗方案目前以冠脉搭桥手术、冠状支架置入术为主,前者作为高风险手术类型,对机体稳定性所造成的负面影响相对严重,患者有一定风险出现后期并发症,但其优势性也十分明显,其在狭窄或阻塞的动脉位置另建立一条通路,保障了血液正常运行。冠状支架置入术与前者相比具备创伤性小、恢复快等优势,但在放置人工支架后,也应遵医嘱坚持服用相关药物,以逆转疾病发展。
如何缓解冠心病心绞痛?
急性期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在发病后,应停止当前活动立刻休息,通常经一段时间休息后,相关症状表现往往会有所缓解,于药物的选择方面,我们可以选择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硝酸异山梨酯等等,以上药物药效发挥迅速,患者心绞痛症状通常短期内可得以改善。在此基础上,我们要注意规避疾病发作诱因,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平稳的心态,饮食方面要尤为注重脂肪、钠盐、糖分的摄入量,可以多吃些开胃、祛湿的食物,而豆制品、海带、马铃薯、山药等食物长期吃也有助于保护心肌细胞。
怎样预防冠心病及其他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首先,保持合理膳食习惯,尤其是像反式脂肪酸、饱和脂肪等物质更是要尽量减少摄入,包括人工合成的甜品点心、膨化食品、炸鸡腿、炸油条……我们可以多吃一些绿叶菜、豆制品以及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如生菜、白菜、空心菜、油麦菜、上海青、豆腐、鱼肉、猪瘦肉、牛肉、脱脂牛奶等等。同时我们也要避免久坐,适当增加身体活动,身体状态允许的情况下每日进行30分钟左右的有氧训练,这有助于增强我们心肺功能,保持完美的体态。另外,冠心病十分“青睐”有基础性疾病的人群,如高血压、高脂血症、2型糖尿病,所以,倘若患有上述疾病,应遵医嘱严格用药,意在稳定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遏制疾病的进展,这是预防冠心病的有利一环。最后,我们应定期对心脏健康状态进行检查,如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CT、心肌酶试验等均能反应自身的心脏健康情况,并坚持进行心脏康复训练,以上因素有助于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发展、改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