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作为日常生活中极为常见的一种外伤,其发生往往伴随着剧痛和恐慌。然而,了解骨折急救的知识,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将从骨折的定义、急救原则、具体急救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等方面,为您全面解析骨折急救的知识,旨在帮助您更好地应对骨折这一突发情况。
骨折的定义
骨折是指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中断,通常由于创伤、暴力等因素导致。骨折可分为多种类型,如开放性骨折、闭合性骨折、完全性骨折、不完全性骨折等。其中,大多数骨折由创伤引起,称为创伤性骨折。
骨折急救的原则
1.抢救生命:对于存在生命危险的骨折患者,如休克、昏迷等,应首先进行生命抢救,如保持呼吸道通畅、止血、输氧等。
2.固定骨折:及时正确地固定骨折部位,以减轻疼痛、防止骨折端再次移位或损伤周围血管、神经等组织。
3.保护伤口:对于开放性骨折患者,应首先清洁伤口,去除异物,然后进行包扎,以防止感染。
4.避免二次伤害:在急救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对骨折部位进行不必要的搬动或按压,以免造成二次伤害。
骨折急救的具体方法
1.抢救生命。(1)保持呼吸道通畅:对于昏迷的骨折患者,应首先保持其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咽异物,防止窒息。(2)止血:对于出血的骨折患者,应根据出血情况采取相应的止血措施。如为轻度无伤口的骨折,尚未肿胀时,可进行冷敷处理;对于开放性骨折患者,可用干净的消毒纱布压迫止血,必要时可使用止血带环扎伤口的近心端止血。(3)输氧、输血:对于休克、昏迷的骨折患者,有条件的可以立即进行输氧、输血治疗,以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
2.固定骨折。(1)夹板固定:对于四肢骨折患者,应迅速使用夹板固定患处。夹板的长度应超过受伤部位,并能够超过或支撑伤口上方和下方的关节。固定时不宜过紧,以免压迫血管和神经。如果没有夹板,也可用树枝、擀面杖、雨伞、硬纸板等物品代替。(2)绷带固定:对于无法使用夹板固定的骨折患者,可以使用绷带将伤肢绑在身体上。如上肢骨折可固定在胸壁上使前臂悬于胸前;下肢骨折可同健肢固定在一起。(3)避免随意搬动:在固定骨折后,应避免随意搬动患者,以免加重骨折部位的损伤。如必须搬动患者时,应确保固定牢固,并尽量减少骨折部位的移动。
3.保护伤口。(1)清洁伤口:对于开放性骨折患者,应首先清洁伤口表面,去除异物和污染物。可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伤口,然后用干净的纱布或衣物包扎伤口。(2)包扎伤口:对于出血的开放性骨折患者,在清洁伤口后应进行包扎止血。包扎时应注意松紧适度,避免过紧压迫血管和神经。同时,应每隔一段时间放松包扎带一次,以防止包扎加压时间过长导致患处缺血性坏死。(3)外露骨折端的处理:对于外露的骨折端,不要随意还纳或尝试复位。应保持骨折端的稳定并用干净的纱布或衣物覆盖包扎。如必须将骨折端送回原处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骨折急救的注意事项
1.不能用手揉捏按摩受伤部位,也不能随意活动患处,以免加重骨折部位的损伤或造成二次伤害。
2.对于胸腰部脊柱骨折患者,不恰当的搬运可能损伤其胸腰椎脊髓神经,导致下肢瘫痪。因此,在搬运时应特别注意保持患者身体的稳定性。
3.对于颈椎部位的骨折,急救操作不当可使颈部脊髓受损,导致高位截瘫。严重时会导致呼吸抑制危及生命。因此,在处理颈椎骨折时应特别谨慎并遵循专业医生的指导。
骨折急救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在面对骨折这一突发情况时我们应保持冷静并遵循急救原则和方法进行正确的处理。同时我们也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加强骨折预防知识的学习和了解以减少骨折的发生和减轻其带来的痛苦和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