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腹产是不同于自然分娩、但在临床中十分常见的分娩方式,剖腹产的产后护理内容与要点同样有别于自然分娩,如下将针对剖腹产产后的相关护理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讲解。
产后疼痛
许多人可能认为分娩产后就不会再有其他的疼痛情况出现,所以剖腹产能够规避掉大多数的疼痛问题,但其实在产后仍然可能出现各种疼痛症状,并且对于没有接受过各种宫缩产程的剖腹产产妇来说,许多疼痛症状可能更加难以忍受,例如在婴幼儿吮吸、母乳喂养时可能会促进子宫收缩,子宫收缩过程伴随不同程度的疼痛,在一般来说类似于轻微痛经的症状,相比于分娩过程的疼痛,这种疼痛十分轻微、能够忍受,并且这种收缩过程是十分必要的,能够帮助子宫收缩恢复至孕前大小。另外由于剖腹产的局部腹部伤口在产后容易由于各种生活行为、活动动作出现牵拉,局部的疼痛可能较为明显,但产妇一定要注意不能因为想要避免这种疼痛导致不下床活动,长时间的卧床可能容易出现产后的下肢静脉血栓,或者影响血液循环出现静脉炎的情况。一般情况下,产妇在产后的三天左右就能够基本适应宫缩痛问题,所以在这三天之内疼痛问题是难以避免且较为明显的,产妇应当做好心理准备,对于需要进行的各项自我护理行为一定不能因为害怕疼痛而不进行与开展,如果实在疼痛,以至于达到影响日常休息与睡眠的情况可以告知医护工作人员,在夜间使用止痛药帮助睡眠。
产后饮食
剖腹产产妇由于伤口、疼痛的因素影响容易出现腹胀腹痛等胃肠道反应,这一腹胀问题也容易影响局部切口的愈合恢复,所以在日常饮食当中也应当充分注意帮助维护胃肠道功能。一般情况下剖腹产术后的24小时内都应当避免进食各种容易产气胀气的食物,等待胃肠道功能恢复较为良好后才能逐步恢复饮食,一般建议后续的第一天以流食为主,例如蛋汤或者米汤等食物,豆浆或者奶类不建议在此时摄取,容易加剧腹胀问题发生,其后如果整体状况良好可以调整为半流质饮食,例如烂面条、米粥或者小馄饨,情况良好后则可进一步调整为正常饮食,在此过程中部分母乳喂养的产妇所需要的机体营养相对更多,所以在饮食方面在胃肠道功能良好、没有明显腹胀腹痛等胃肠道反应症状的基础下可以适当选取更具丰富营养的食物类型,充分补充优质蛋白以及各种微量元素、维生素也能够促进伤口的愈合恢复。
伤口护理
在产后各过程当中也应当注意剖腹产伤口的恢复,如果出现疼痛持续加重的情况需要怀疑是不是出现了感染问题,如果出现了明显的疼痛加重、刺痒、局部红肿变色乃至破溃情况,则通常提示局部感染发生,如果是正常情况,局部切口一般在术后的两三周左右逐渐出现增生情况,增生可能会变红变紫或者变硬,这一过程会持续半年左右,并且在恢复过程中如果出现天气变化或者局部出汗可能会伴随明显的刺痒症状,这种症状并不意味着感染,属于正常反应类型,但在日常生活中产妇应当严格避免用手抓挠或者局部摩擦、热水烫洗的行为,不仅可能引起局部感染,更多情况下会加重局部刺激,出现更为明显的刺痒症状,可以通过适当地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代谢功能的方式帮助恢复局部伤口,尽可能保持伤口以及周围组织的清爽洁净、促进愈合。
结束语
由上可见,对于剖腹产产妇来说,产后的各项护理内容有别于自然分娩产妇,所存在的相关问题以及风险类型也不同于自然分娩,例如在饮食方面由于伤口恢复愈合需求以及剖腹产的胃肠道功能刺激影响,相对于更容易出现各种腹胀腹痛的胃肠道反应,所以一方面需要补充营养所需,另一方面也需要颗粒控制减少胃肠道反应的发生,才能更好地促进恢复愈合,整体来说,剖腹产产后的第一周左右是疼痛症状最为明显、伤口护理要求较高的阶段,后续过程产妇也能够逐渐适应,所以在剖腹产产前提前了解各项注意事项才能够更好的在产后进行自我维护、促进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