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输尿管结石超声诊断指南
2024-05-08 16:45:59
作者:王丽媛
作者单位:桂林市社会福利医院
在繁忙的生活节奏中,身体的微小异样时常被我们忽视。腰痛、血尿,这些看似寻常的症状,可能隐藏着输尿管结石的危机。而超声诊断,就像一位细致的侦探,透过无创、无痛、无辐射的检查,为我们揭示结石的踪迹。在这篇指南中,我们将一同了解超声诊断的奥秘,学习如何识别、预防和治疗输尿管结石。愿您关爱自己的身体,及时捕捉健康的警讯,守护泌尿系统的安宁。

一、输尿管结石概述

输尿管结石是指位于输尿管腔的结石,大多数来自肾脏,结石一般出生在肾里面,所以取名肾结石,如果它跑到输尿管里面,就改叫为输尿管结石,结石还是那个结石,换了个地方就换了个名字了。输尿管结石的症状主要包括突发绞痛、血尿、尿频、恶心、呕吐等,严重时可导致尿路梗阻和肾功能损害。及时诊断和治疗输尿管结石对于缓解症状、预防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二、超声诊断技术基础

超声波是一种高频声波,可以穿透物体并产生回声,通过回声显示物体内部结构。超声诊断设备主要包括探头、主机和显示设备。探头用于产生超声波并接收回声,主机处理回声信号并生成图像,显示设备则将图像呈现给医生。超声诊断在输尿管结石中的应用具有无创、无痛、无辐射等优势,能够实时显示输尿管结石的位置、大小和形态。

三、输尿管结石的超声诊断流程

1.检查前准备:患者应在检查前饮水 500—1000ml,以充盈膀胱,便于观察输尿管及膀胱。

2.检查方法:患者取仰卧位或侧卧位,探头置于腰部或腹部,进行纵、横、斜等多方位扫查,观察输尿管走行及结石情况。

3.结石的诊断:输尿管结石在超声下表现为高回声团,伴后方声影。

4.输尿管扩张的诊断:输尿管结石常伴有输尿管扩张,超声下可观察到输尿管扩张的程度及部位。

5.并发症的诊断:输尿管结石可引起肾积水、输尿管炎等并发症,超声下可观察到肾盂积水的程度及输尿管壁的增厚情况。

6.鉴别诊断:输尿管结石需与输尿管肿瘤、输尿管狭窄等疾病相鉴别,超声下可观察到肿瘤或狭窄的部位及形态。

需要注意的是,超声检查对于较小的输尿管结石可能不易发现,此时可结合 X 线、CT 等检查进行综合诊断。同时,超声检查也受患者体型、肠道气体等因素的影响,必要时可进行肠道准备或改变检查体位。

四、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与局限性

超声诊断在输尿管结石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通过超声检查,医生可以清晰地观察到结石的位置、大小和形态,以及输尿管的扩张程度和周围组织的情况。此外,超声诊断还具有无创、无痛、无辐射等优势,使得患者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检查并获得结果。然而,超声诊断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于较小的输尿管结石或泥沙样结石,超声诊断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此外,肠道气体干扰、肥胖等因素也可能影响超声诊断的准确性。因此,在某些情况下,医生可能需要结合其他检查方法进行综合判断。尽管存在局限性,超声诊断仍然是输尿管结石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不断提高医生的技能和经验,以及结合其他检查方法,可以进一步提高超声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五、病例分享与经验教训

我们曾遇到一位中年女性患者,因腰部疼痛就诊。经过超声检查,发现右侧输尿管内有一颗大小约0.8×0.6cm的结石。根据患者的症状和超声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输尿管结石。患者为了进一步确认诊断结果,进行CT检查。CT检查结果显示右侧输尿管内有一颗直径约为0.8cm的结石,同时发现患者患有右侧肾盂肾炎。结合患者的症状、体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确诊为右侧输尿管结石伴肾盂肾炎。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的症状得到了缓解,这个病例告诉我们,对于疑似患有输尿管结石的患者,及早进行超声检查是十分必要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到肾盂肾炎及其他并发症的存在。 结语 预防泌尿系结石,生活调养是关键。保持水分充足,降低尿液盐类浓度,避免结石形成。调整饮食,减少高嘌呤、高脂肪、高盐食物,增加水果蔬菜摄入。控制尿路感染和糖尿病等潜在疾病。定期泌尿系统检查,尤其是超声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结石。通过预防与生活调养,降低输尿管结石风险,维护泌尿系统健康,让生活更美好。

分享到: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