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家的认知中,高血压一般都被认为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但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数据显示,高血压病人的年龄正逐渐年轻化。当你频繁的测量血压并出现血压偏高时,就很有可能是高血压疾病。我们在面对高血压疾病时,除了及时的治疗和规范的管理外,还应加强对公众的健康教育,学会如何去预防高血压。
一、什么是高血压
高血压就是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压力值高于正常值,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也是导致脑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等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三次非同日测量血压值均高于正常,即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即可诊断高血压。
二、高血压的分类有哪些
目前我国采用正常血压(收缩压<120mmHg和舒张压<80mmHg)、正常高值(收缩压120-139mmHg和/或舒张压80-89mmHg)和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进行血压水平分类。
三、高血压发病有哪些重要的危险因素
1.年龄
在我国,随着年龄的增长,高血压的发病几率随之增高。
2.高钠、低钾膳食
人群中,钠盐(氯化钠)摄入量与血压水平和高血压患病率呈正相关,钾盐摄入量与血压水平呈负相关,高钠、低钾膳食是我国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发病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
3.超重和肥胖
人群中体重指数(BMI)与血压水平呈正相关,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人群中超重和肥胖的比例与人数均明显增加,超重和肥胖将成为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增长的又一重要危险因素。
4.饮酒
过量饮酒也是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人群高血压患病率随饮酒量增加而升高。在我国饮酒的人数众多,部分男性高血压患者有长期饮酒嗜好和饮烈度酒的习惯,应重视长期过量饮酒对血压的影响,饮酒还会降低降压治疗的疗效,过量饮酒还可诱发急性脑出血或心肌梗死。
5.精神紧张
长期精神过度紧张也是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长期从事高度精神紧张工作的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增加。
6.其它危险因素
高血压发病还包括高血压家族史、缺乏体力活动等其它危险因素。
四、如何预防高血压
1.规律饮食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规律饮食,每人每天食盐摄入量5g以下,多吃富含钾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和豆类等),少吃油腻、高盐、高脂、高胆固醇食物(如油炸食品和动物内脏等)。
2.规律运动
加强体育锻炼,提倡进行规律的中等强度有氧身体运动,减少静态行为时间。一般成年人每周累计进行2.5-5小时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1.25-2.5小时高强度有氧运动。高血压患者建议将体重维持在健康范围:体质指数(BMI)18.5-23.9kg/㎡,男性腰围<85cm,女性腰围<80cm。
3.戒烟限酒
长期抽烟或者大量饮酒,都会让其心跳加快,加速动脉硬化的过程,强烈建议戒烟、避免被动吸烟、尽量戒酒。
4.心理平衡
适当地放松,多参加一些户外活动或者出去旅游,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不熬夜。
5.动态监测
定期监测血压,了解血压数值及达标状态,如被诊断为高血压,应遵医嘱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坚持长期治疗和自我管理。
高血压病虽然不能完全治愈,但是做好预防措施,是可以降低其发病率的。希望通过我的介绍,能够让您们了解高血压病,预防高血压,最后有效的远离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