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你对咽喉炎的症状及治疗了解吗
2024-05-24 15:37:15
作者:周华容
作者单位: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 耳鼻咽喉科
咽喉炎属于临床中比较常见的健康问题,同时也是几乎所有人都有可能发生的经。咽喉炎的发生往往是因为病毒、细菌感染而诱发的咽部炎症,疾病表现以喉咙疼痛与明显不适为主。咽喉炎在任何年龄段均有发生,尤其是在冷热交替的季节发生率更高。咽喉炎的发生处理除了感染以外,空气污染、过度使用声带均有可能诱发咽喉炎。虽然大多数情况下咽喉炎并不严重,但在缺乏积极治疗的情况下仍有可能诱发各种并发症,例如扁桃体炎、声带受损,从而严重影响个体的生活质量和日常活动。

1.咽喉炎的症状

咽喉炎的症状可能在感染初期迅速发展,最典型的疾病表现是以喉咙疼痛、刺激感为主,同时在吞咽时这种负面感受会明显加剧。咽喉炎除了主要的喉咙疼痛与刺痛以外,还有可能出现声音嘶哑的症状,其主要是以为内咽喉炎症诱发声带而导致。咽喉炎在引发吞咽困难症状时不仅会影响进食,同时对于液体、唾液的吞咽也会造成明显不适。除了上述直接的咽喉炎症状以外,咽喉炎还有可能诱发其他的症状,例如发热、全身性疲乏,发热属于身体对于感染的直接反应,而疲乏则是身体和感染对抗时所呈现出的状态,部分患者还会有明显咳嗽,其主要是因为咽喉部位的炎症刺激诱发咳嗽反射。在少部分患者中咽喉炎过于严重时有可能会导致淋巴结肿大与触痛,对于出现上述症状时便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2.咽喉炎的常见原因

咽喉炎的发生往往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而导致的,其中最为常见的诱发因素在于病毒性和细菌性感染。病毒性咽喉炎属于比较常见的类型,往往是因为流感病毒、腺病毒和冠状病毒等引起,病毒可以通过空气传播飞沫或直接接触传染,尤其在人群密集、个体免疫力较差的情况下发生率会陡增。细菌性咽喉炎则的发生往往是因为链球菌等细菌引起,这一种类型的咽喉炎可能需要通过抗生素治疗。

除了感染以外,咽喉炎还有可能因非感染性因素引起,例如对花粉、尘螨或宠物皮屑等导致的过敏反应,有可以引发咽喉的炎症和不适。烟雾和工业污染等空气污染物也是诱发咽喉炎的常见因素,尤其是在空气质量较差的城市地区。此外,不良的生活习惯,例如长期吸烟、过度饮酒也会增加咽喉炎的发生风险,因为香烟当中有害化学物质可以直接刺激咽部黏膜,导致炎症和疼痛。长时间的声带过度使用也会引起咽喉疼痛和炎症。

3.咽喉炎的治疗方法

咽喉炎的治疗方式需要根据疾病的发生原因进行对症处理,一般是基于药物与非药物两种思路进行治疗。对于大多数病毒性咽喉炎,治疗的方式主要是提供支持性与对症治疗,例如充分休息、增加液体摄入,同时提供使用对乙酰氨基酚解热镇痛,非甾体抗炎药减轻疼痛感与炎症,通过上述方式帮助患者缓解症状,加快恢复过程。

如果咽喉炎是因为细菌感染诱发的,可能会在治疗期间额外增加抗生素药物,抗生素可以有效地杀死引起感染的细菌,减少症状并预防并发症,但是因抗生素本身存在耐药性问题所以需要严格根据医生要求用药。

在症状较轻时可以在家庭中基于一些简单的方式进行治疗,例如多喝水,使用咽喉糖浆可以帮助润喉和缓解喉咙痛。温盐水漱口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减轻喉咙痛和炎症。此外,使用加湿器保持室内空气湿润,也可以帮助减轻呼吸道的刺激。

非药物治疗主要涉及到咽喉理疗、改变生活方式的措施。咽喉理疗中以蒸气吸入为主,可以帮助缓解呼吸道干燥和症状。另外,调整生活生活与习惯也是避免咽喉炎的有效方式,例如避免吸烟、不过度使用声带等。

4.预防措施和生活建议

预防咽喉炎首先从避免引起炎症的因素开始。避免饮用过冷或过热的饮料,这些极端温度的食物或饮料可以刺激喉部,导致炎症。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如勤洗手,可以大大减少感染的机会,尤其是在流感季节。增强免疫力属于预防咽喉炎和其他呼吸道感染的关键。保持均衡的饮食,增加富含维生素C和D以及锌等免疫增强微量元素的摄入,能够增强身体的抵抗力。规律的身体活动和确保充足的睡眠也对维护良好的免疫系统至关重要。此外,避免吸烟和二手烟的暴露是预防咽喉炎的重要措施之一。

5.结语

咽喉炎虽然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通过合理治疗与预防措施,能够有效地控制和缓解其症状。理解咽喉炎的病因和症状,以及采取适当的医疗和家庭疗法,是管理这种疾病的关键。此外,通过维护良好的卫生习惯、调整生活方式和增强免疫系统,我们不仅能预防咽喉炎的发生,从而提高自身整体健康水平。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