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新生儿肺炎的防治知多少
2024-05-28 10:03:08
作者:陈华坚
作者单位: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肺炎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也是让不少家长较为头疼的疾病,特别是一胎宝宝的家庭,所以做好新生儿肺炎的防治,不仅需要家长认识、了解这个疾病,还需要知道如何预防和发现这个疾病。本文围绕新生儿肺炎防治的相关知识进行论述,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 引起新生儿肺炎的原因有哪些?

1.1吸入性肺炎

吸入性肺炎是指新生儿吸入羊水、胎粪或乳汁、胃内容物等,这些物质吸入会阻塞气道,导致肺部组织发生化学性炎症。其中胎粪或羊水吸入是比较常见的病因,多见于足月儿和过期产儿,特别是有宫内窘迫史和(或)出生窒息史的新生儿,吸入通常发生在分娩前或者分娩的过程中。乳汁、胃内容物的吸入,一般在出生后,主要发生在吞咽功能未成熟的早产儿或吞咽障碍、食管气管瘘、腭裂、先天性心脏病、小下颌综合征和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等新生儿,有些发育正常的新生儿则是因为喂养或者护理不当而导致的吸入性肺炎。

1.2感染性肺炎

感染性肺炎则是由细菌、病毒、真菌及原虫等不同的微生物引起的感染性疾病,感染可以发生在宫内、产时或产后。宫内感染也被称为先天性肺炎,通常是指孕妇在孕期受到感染,病原体经血液通过胎盘屏障或仅通过胎盘感染胎儿,病毒多见,另外细菌、原虫或支原体等感染也可发生在产宫内;生产过程中的感染多发生在胎膜早破、产程延长、孕母有绒毛膜炎、泌尿生殖器感染者,宝宝分娩时吸入被病原体污染的羊水或者母亲宫颈分泌物所致,细菌多见,也可能是病毒、支原体。出生后的感染则多见于呼吸道途径感染,即与呼吸道感染者接触,或是婴儿抵抗力下降时受到感染,这些是出生后最常见的感染性肺炎。 做好新生儿肺炎的防治,我们需要掌握哪些内容? 2.1预防感染源

想要预防新生儿肺炎需要做好预防感染源的控制。首先,孕妈妈在孕前及孕期注意避免感染和按规定进行产前筛查、按时进行产检,如果不小心感染要及时就医接受规范治疗。其次,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分娩过程注意严密消毒,避免感染。宝宝出生后,如孕妈妈孕期特别是孕晚期有明确感染者,宝宝必要时转新生儿科进一步观察诊治;如果宝宝不需转科,但也要注意小心护理,保持宝宝皮肤清洁卫生,避免让宝宝过多接触其他人员,特别是避免接触患有呼吸道传染病的人。

2.2提供良好的护理条件

首先,注意保持室内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避免过度包裹或过度脱衣;其次,宝宝房间注意定期开窗通风,每天通风2~3次左右,每次半小时左右为宜,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清新、稳定,避免让婴儿暴露在烟雾等有害气体中;最后,注意保持环境及宝宝用品的清洁卫生,以及护理人员的清洁卫生,特别是手卫生。

2.3正确的哺乳

由于新生儿口腔容积较小,下段食管括约肌压力低,胃底发育差,呈水平式,胃容积小,如果喂养不当,特别是早产儿,吸吮吞咽功能不够完善,更容易发生呕吐误吸致吸入性肺炎,所以正常的哺乳很重要。首先,哺乳时要保证正确的哺乳姿势,母乳喂养的姿势有摇篮式、侧躺式、交叉式、坐式、环抱式等,如果可以最好选择坐式,这样宝宝头部位置较高于胃的位置,能够减少呕吐误吸的风险。其次,新生儿胃呈水平式且容积小,过度喂养不仅增加胃肠功能负担同时增加呕吐风险,所以要按需喂养。然后,哺乳的过程注意避免吸入过多的空气,以避免宝宝打嗝、吐奶,增加吸入风险。最后,哺乳完后注意适当拍嗝排气,头可偏向一侧,减少呕吐误吸的风险。

2.4饮食均衡,增强免疫力

人乳是满足婴儿生理和心理发育的天然最好的实物,对婴儿的健康发育有不可替代作用。母乳的质量和母亲的饮食及心情关系密切,所以母亲不仅要保证心情愉悦,也要注意保障的营养供给、饮食均衡,增强抵抗力,对预防自身和宝宝感染很有益。此外,还需要适量补充维生素,如维生素A、D和K等,还有微量元素如钙、铁、锌等,这样能够更好地预防新生儿肺炎。

2.5及时就医

由于新生儿不会言语,呼吸系统功能未完善成熟,肺炎的临床表现不如大孩子及成人典型、易发现,所以除以上措施外,平时需要注意观察。如果新生儿出现气促、呻吟、口头泡沫、痰响、反复吐奶、奶含有粘液、呼吸不畅、口唇面色紫绀、发热、咳嗽、呼吸困难,吃奶不好,体温不稳定,精神差,反应差等症状时,应该及时就医。

总而言之,新生儿肺炎对新生儿的生长发育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家长们需要了解新生儿肺炎的诱发原因,然后结合诱发原因做好针对性防治,以帮助宝宝更好的健康成长。

分享到: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