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你今天好好洗手了吗?
2024-05-28 11:46:10
作者:青艳连
作者单位:广西南宁市邕宁区中医医院
每年5月5日是“世界手卫生日”,由世界卫生组织(WHO)于2009年倡议发起,旨在强调在医疗护理过程中提高医护人员手部卫生、减少医源性感染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手占据着重要地位,凡是手能触碰到的地方,沾染的细菌当然也是料想不到的。

手到底有多脏?最新研究发现,每个人的双手平均携带1000万个细菌,被称为“细菌炸弹”的厨房抹布也不过几百万个。全球七大洲12个国家中平均百分五十四的人每天用肥皂洗手5次以上,全球卫生行为研究报告显示中国比例最低只有百分之二十五。百分六十七的人能够坚持饭前饭后洗手、便前便后洗手,百分之四十的人回家后不洗手,小于百分之三十的城市儿童有良好的洗手习惯。

日常工作、生活中哪些情况必须洗手?饭前饭后、便前便后、吃药之前、外出回家后、接触过血液、泪液、鼻涕、痰液、唾液后、打扫完卫生后、接触钱币后、去医院、商场等公共场所后、抱孩子之前、使用电脑鼠标后应该马上洗手。

民众对洗手问题有六大误区:一是不脏不洗,手上的病菌肉眼无法看见,不脏不洗只会增加“病从手入”的几率;二是以擦代洗,手绢、纸巾只能清除少量病菌,衣襟袖口上本身就有很多病菌;三是用盆接水洗手,洗手时盆里的水已经脏了,甚至多人合用一盆水洗手,污染程度更为严重;四是洗手时间过短,泡搓时间短、冲洗遍数少,对去除病菌作用不大;五是洗手过勤,容易破坏手上的正常菌落,对手部皮肤造成伤害,造成脱皮甚至手部感染;六是不用肥皂或洗手液,单纯“水洗”,实际上大量的病毒和病菌还停留在手上。

不认真洗手有哪些危害?

1.传染病原微生物:如果经常接触到被细菌、病毒或其他病原体污染的表面,如门把手、电梯按钮、公共交通工具的扶手等,而不洗手,手上就会沾染这些病原体。如果随后用手触摸口鼻、眼睛等部位,这些病原体就可能进入体内,导致感染。

2.消化道感染:手上的细菌和病毒等病原体也可能通过进食进入体内,导致胃肠道感染。尤其是在进食前不洗手,更容易导致病原体进入体内。

3.增加病人感染风险:如果经常照顾病人,尤其是病人的排泄物或分泌物,而不洗手,就会增加感染疾病的风险。

COVID-19大流行提醒我们:阻止病毒传播的最有效方法之一也是最简单、成本最低廉的方法之一是洗手!人们常常讲“病从口入”,实际上在“病从口入”的过程中,两只手发挥着无法替代的拿取接送等作用。不论是洁净的手拿取被污染的食品,还是被污染的手拿取洁净的食品去吃,病菌都是经过手接送进口中去的,也可以说是“病经手入”。

手卫生这么重要,你真的会洗手吗?洗手嘛,简单得很呢!冲一冲、搓一搓、洗一洗不就可以了?NO NO NO,洗手可没那么简单哦!那么怎样洗手才算是正确的呢?

第一步 内:掌心相对,手指并拢,互相揉搓

第二步 外: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

第三步 夹: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

第四步 弓:弯曲手指使关节放在另一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第五步 大:一手握住另一手拇指揉搓,交换进行。

第六步 立:将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

第七步 腕:一手握住另一只手的手腕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七步洗手法大家都记住了吗?再来跟我一起念一遍口诀:“内、外、夹、弓、大、立、腕”。洗手需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秒,应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包括指背、指尖和指缝,最后在流动水下彻底冲净双手。

正确洗手是最廉价、最简单、最有效的预防疾病的方法,需要每一个人去掌握并身体力行地去实践。春季正值流感、腹泻等传染性疾病的高发季节,加强手部卫生,可以有效预防传染病发生。从洗手开始,从你我做起,从娃娃抓起。让洗手成为良好的习惯,让习惯保护每一个人!

回顾历年世界手卫生日主题,可以看出洗手从一项具体的预防疾病措施,逐步走向全民化、全覆盖的预防措施。让我们好好洗手,赢得健康的未来!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