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乳头流水着呢,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会不会癌变啊?该怎么治疗啊……”在门诊,经常会遇到有类似诉求的患者。乳头流水,专业术语称为乳头溢液,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是促使她们就医的主要原因之一。乳头溢液约占乳腺疾病的3.0%~13.7%。良、恶性病变均可引起乳头溢液,故如何对其进行诊断尤为重要。
乳头溢液的分类与发病原因
乳头溢液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大类。1.生理性包括哺乳期和妊娠期泌乳现象及口服避孕药或绝经前后出现的少量乳头溢液,多发生在双乳及多个乳管,性质常为浆液性。病理性乳头溢液多见于单侧单个乳管,偶见于单侧多个乳管,溢液性质多为血性、浆液性和混合性。临床上所谓的乳头溢液即病理性乳头溢液,指某种疾病引起的各种性状溢液。2.病理性乳头溢液的病因主要有两类:(1)内分泌因素。垂体内分泌腺异常,如垂体肿瘤、下丘脑及其附近肿瘤、组织细胞增多症、卵巢或子宫切除术后、甲状腺功能低下或亢进、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或亢进、胸壁神经刺激(如胸壁损伤、手术)和服用吩噻嗪类药物等,均可造成血内催乳素水平升高,引起乳头溢液,多为双乳多乳管溢液,呈乳汁样、水样或浆液性。(2)乳腺疾病类因素:导管内乳头状瘤及乳头状瘤病多为血性溢液;囊性增生病多为浆液性溢液;乳腺癌多由肿瘤坏死、出血、分泌物增多等原因造成,多为血性溢液。
乳头溢液性质与病变的关系
1.乳头溢液中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发生率最高,占45.6%,其次是乳腺增生病,占20.9%,乳腺癌和乳腺导管扩张症分别为16.2%和11.0%。
2.浆液性溢液的发生率最高,占39.8%,多见于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和乳腺增生病,也可见于导管扩张症,少数由乳腺癌引起。浆液性溢液与多种乳腺病均有关系,是原因最多、最复杂的一种溢液。
3.血性溢液的发生率也很高,达39.0%,约半数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引起,表现为一侧乳头单个乳孔溢出血性液体,量一般比较多。其次见于乳腺癌,尤其导管内乳头状癌。50岁以上绝经后妇女出现血性溢液应高度怀疑乳腺癌,特别是单侧乳头单个乳孔溢血。
4.脓性溢液、清水样溢液和多色黏稠性溢液的发生率都很低,分别为1.7%、1.1%和0.2%。其中脓性溢液常见于乳腺导管扩张症合并感染,或急性化脓性乳腺炎。
乳头溢液的出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通过检查可以发现早期乳腺癌,甚至原位癌,所以乳头溢液有利于乳腺癌的早期诊断,而且在这方面远较乳房肿块有价值。所以在临床中,不能简单地忽略单纯乳头溢液的患者,最好能做到无论有无肿块都应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与检查,以防漏诊误诊。
乳头溢液的检查方法
乳头溢液的检查方法不断增多,目前较为广泛应用的检查方法有溢液细胞学检查、乳房摄片和乳管造影,以及乳管内窥镜等,另外溢液的癌胚抗原测定、血清乳酸脱氢酶水平测定和端粒酶活性检测正逐步用于临床。这些检查正向着无创伤、敏感性和特异性高的方向发展。
乳头溢液的治疗方法
乳头溢液的病因复杂,除考虑乳腺疾病原因外,还应考虑其他系统病变或影响因素,如高泌乳素血症、神经精神因素及药物影响等。在排除乳腺外疾病,确认为乳腺疾病时,手术是治疗的首选方法,同时也为病理学诊断提供帮助。
门诊初诊的乳头溢液患者应慎重对待,高度重视单侧、单孔、血性溢液患者,特别是在出现咖啡样、血性溢液时更要提高警惕。即便在没有影像学或乳管镜发现占位性病变的情况下,对于长期、持续血性乳头溢液患者。仍应建议手术为首选的治疗方案。总之,乳头溢液可因多种疾病引起,尤其可能与乳腺癌相关,对此类患者临床医师应详细询问溢液性质,采取恰当检查方法,制定相应治疗措施,以最大限度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