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输血传染病筛检常用方法的原理及应用
2024-05-29 12:54:16
作者:左亚平
作者单位:南充市红十字中心血站
输血作为现代医学中不可或缺的治疗手段,对于许多疾病的治疗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输血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尤其是输血传染病的风险。因此,输血传染病筛检成为保障输血安全的重要措施,本文将科普输血传染病筛检的常用方法、原理及应用。

一、输血传染病筛检的重要性

输血作为一项重要的治疗手段,对于挽救生命、治疗疾病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输血并非毫无风险,其中最为严重且难以忽视的风险之一便是输血传染病的传播。因此,输血传染病筛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医疗质量以及公共卫生安全[1]。

首先,输血传染病筛检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关键措施。输血过程中,如果输入的血液中含有病毒、细菌等病原体,将会导致患者感染相应的疾病。这些疾病可能是严重的、致命的,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等。对于患者而言,一旦感染这些疾病,将对其身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因此,通过输血传染病筛检,及时发现并排除携带病原体的血液,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措施。

其次,输血传染病筛检有助于提高医疗质量。医疗质量是医院和医生的重要评价指标之一,而输血安全则是医疗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输血传染病筛检,确保输血安全,有助于提高医疗质量[2]。

此外,输血传染病筛检对于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输血是血液传播疾病的重要途径之一,如果不对献血者进行严格的传染病筛检,将会导致这些疾病在人群中广泛传播,对公共卫生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特别是对于一些具有高传染性和致命性的疾病,因此,通过输血传染病筛检,及时发现并排除携带病原体的血液,是维护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措施。

二、输血传染病筛检的常用方法原理及应用

输血传染病筛检在输血安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临床上通常会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输血传染病筛检,以确保血液的安全性,以下将具体分析血站中输血传染病筛检的两种常用方法的原理及应用。

(一)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是一种常用的输血传染病筛检方法。其原理是利用抗原与抗体之间的特异性结合反应,通过酶标记的抗体检测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该方法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灵敏度,能够有效地检测出病毒感染。在输血传染病筛检中,ELISA方法主要用于检测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和梅毒螺旋体等常见传染病。

(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输血传染病筛检是确保血液安全的重要环节,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是其中常用的高效、灵敏的检测方法之。PCR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模拟体内DNA复制过程,在体外特异性扩增DNA片段。其关键步骤包括变性、退火、延伸,利用DNA片段在体外95°C左右的高温下解链、低温(通常60°C左右)时与引物结合、合适温度延伸,如此循环使目标基因对数扩增。PCR技术在输血传染病筛检中主要应用于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等常见输血传播病原体的检测。通过设计特异性引物,结合PCR技术的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可以实现对这些病原体的快速、准确检测,一定程度上还缩短了病原体检测窗口期,为输血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输血传染病筛检是保障输血安全的重要措施。通过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筛检,可以及时发现并排除携带病原体的血液,从而保障输血安全。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输血传染病筛检方法将不断更新和完善,为输血安全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分享到: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