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输血相信很多人都不会感觉陌生,无论是在生活实际中还是在影视剧中,大家都看过有关输血的情境。特别是在一些影视剧中,有很多输血的情节都是家中有人因发生意外需要紧急输血,这时会恰好院中存血不足,就会有很多患者的父亲、孩子或者兄弟姐妹等争相的说“用我的血,我的血型跟他的血型一样”。但是这种直系亲属之间的血真的能直接输吗?为了加深大家对输血的了解,今天就让我们从输血的角度出发,一起聊一聊直系亲属的血能直接输吗?
直系亲属的血能输吗?
直系亲属之间是无法进行直接输血的,由于直系亲属间直接输血极易导致患者患上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其主要指患者在接受含有供者的免疫活性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的血液或血液成分后,因不能被患者的免疫系统所识别和排斥,导致患者体内的供血者的淋巴细胞出现增殖,并且对患者机体的组织器官和造血系统进行攻击,属于一种致命的免疫性输血不良反应。同时也是输血反应中最严重的一种反应,且当前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措施,严重时还会导致患者因此丧失生命,所以直系亲属之间是不能直接输血的。
为什么亲属之间输血更容易患上TA-GVHD?
除了红细胞外,我们的血液中还包含有免疫功能的白细胞,新鲜血液中还有大量未失活的T淋巴细胞,这些T淋巴细胞的主要作用就是帮助人们识别和攻击那些外来的细菌或者细胞,当这些含有活性 T淋巴细胞的血液进入病人体内时,因为直系亲属之间存在高度相似的人类白细胞,所以病人体内的T细胞无法识别供者的淋巴细胞,误以为是自己的细胞,进而不会对其产生排斥反应,而在病人体内植入了供血的 T淋巴细胞后,这些 T淋巴细胞开始疯狂地攻击病人的组织细胞,导致TA-GVHD的发生。因此,“亲上加亲”的输血,并不是最保险的。择期手术的病人,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是自体输血。自体输血是一种有效的输血方式,它不仅可以避免传染病的传播,而且可以解决一些特殊血型患者的血液供应问题。如需输血,但不能进行自体输血,则应采用由当地血站调配的非亲属血。如果一定要用亲戚的血,目前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用γ射线照射这种血液,让淋巴细胞失去复制、分化的能力。
血缘越亲输血越危险
当患者与供血者之间的血缘关系越亲,亲缘关系之间的遗传差异就会越小,所以输血后发生抗宿主病的风险也就越高。就拿父子来说,爸爸是献血者,儿子是受血者,作为受血者的儿子,他身体中的免疫系统会把爸爸血液中的淋巴细胞当成自己人,任其繁衍,当爸爸血液中的淋巴细胞无限增殖时,就会反过来攻击孩子的身体组织,造成伤害。据调查,这种一级亲属关系也就是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在直接输血中,TA-GVHD的发生率是其他亲属间的10~20倍。
献出的血液不能立刻使用
捐献的血液并不能立即用于治疗病人,为保证血液质量和安全,采血时需进行血型、血红蛋白、转氨酶及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专业测试。然后再对其进行加工分离,得到各种成分的血液制品,再用于临床治疗。
输血的原则
1.同型输注:在进行输血时需要严格遵循ABO血型及Rh血型系统配型原则,确保供者与受者血型相合,防止严重溶血。
2.最低必要原则:在满足治疗需要的情况下,尽可能选择有针对性和副作用较小的血液成分,避免出现不必要的输注全血。
3.个体化输血: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年龄、生理状况等进行个体化输血。
正确输血的注意事项
1.输血前的准备: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做严格的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试验,确定无误后再输血。
2.输血过程监测:在输血过程中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终止输血,并及时向医生报告。
3.防止输血相关感染:在输血中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确保血液制品质量及贮存条件,减少感染几率。
4.过敏反应的预防:初次输血者需要使用抗过敏药,以防止可能发生的过敏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