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冠心病患者如何科学用药?
2024-05-29 15:33:42
作者:蒋坤
作者单位:广西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冠心病,这个看似遥远的词汇,其实离我们的生活并不远。它如同一颗“隐形炸弹”,时刻威胁着我们的心脏健康。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常常引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等严重病症。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科学用药是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

一、了解冠心病及药物治疗基础 冠心病的真面目 冠心病,简而言之,就是心脏的“血管病”。我们的心脏就像一台永不停歇的泵,通过冠状动脉向心肌输送血液和氧气。然而,当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时,血管变得狭窄甚至闭塞,心肌得不到足够的血液和氧气供应,就会出现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症状。 药物治疗:守护心脏的“卫士” 药物治疗是冠心病患者控制病情的重要手段。通过服用各种药物,我们可以减轻心绞痛症状、改善心肌供血、降低心肌梗死风险。但是,药物治疗并非一蹴而就的过程,它需要患者和医生共同努力,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药物治疗的原则:量身定制,精准出击 药物治疗的原则是个体化、综合治疗、长期用药、遵医嘱。每个患者的病情、年龄、性别、身体状况等都有所不同,因此,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同时,患者也需要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得随意更改剂量、停药或换药。

二、冠心病常用药物及其作用 抗心绞痛药物:让心脏“呼吸”更顺畅 硝酸酯类药物:这类药物能够扩张冠状动脉和静脉血管,减轻心脏负担,增加心肌供血。想象一下,它就像一位贴心的护士,时刻关注着心脏的需求,为它提供充足的血液和氧气。 β受体阻滞剂:这类药物能够减慢心率、降低心肌收缩力,减少心肌耗氧量。它就像一位严格的教练,让心脏保持适当的运动强度,避免过度劳累。 钙通道阻滞剂:这类药物能够阻止钙离子进入心肌细胞,降低心肌收缩力,减轻心绞痛症状。它就像一位贴心的朋友,时刻陪伴在心脏身边,为它排忧解难。 2.抗血小板药物:守护心脏的“守门员” 阿司匹林:这种药物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它就像一位忠诚的守门员,时刻守护着心脏的大门,防止血栓这个“不速之客”的入侵。 P2Y12抑制剂:这类药物能够进一步抑制血小板的活性,降低心肌梗死风险。它们就像一群英勇的战士,与阿司匹林并肩作战,共同守护心脏的安全。 3.调脂药物:让血液“清爽”起来 他汀类药物:这类药物能够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它们就像一位勤劳的清洁工,时刻清理着血液中的垃圾和毒素,让血液保持清爽。 其他调脂药物:如胆酸螯合剂、贝特类药物等,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用。  

三、科学用药的注意事项 遵医嘱用药:医生是患者的“指路明灯”,他们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制定治疗方案。因此,患者一定要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得随意更改剂量、停药或换药。 定期复查:药物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患者需要定期到医院复查,监测药物疗效和副作用。这样医生才能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药物相互作用:有些药物之间可能会产生相互作用,影响药效或增加副作用。因此,患者在用药前一定要告知医生自己正在服用的其他药物,避免药物之间的不良相互作用。 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并不是万能的,它还需要结合健康的生活方式。患者应该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以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四、药物副作用及处理 常见药物副作用及其表现:不同的药物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副作用,如硝酸酯类药物引起的头痛、β受体阻滞剂引起的心动过缓等。患者在用药过程中要注意观察自己的身体反应,如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副作用的处理方法:对于轻微的副作用,患者可以通过调整用药剂量或改变用药时间等方式进行缓解。对于严重的副作用,如过敏反应、肝功能损害等,患者应立即停药并就医治疗。  

五、患者及家属的自我管理 了解药物知识:患者和家属应该了解所服用药物的名称、作用、用法及注意事项等基本知识。这样有助于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用药记录:患者可以建立用药记录表,记录用药情况、剂量、时间等信息。这样有助于患者和医生更好地了解治疗效果和病情变化。 储备药物:患者应该保持药物储备充足,避免断药。同时,要注意药物的保质期和储存条件,避免药物变质失效。 紧急处理:患者和家属应该学会识别心绞痛等紧急情况,并知道如何紧急处理。了解并掌握一些基本的急救措施,可以在关键时刻挽救患者的生命。  

分享到: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