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血常规检查,要是这三个指标升高,要提高警惕!
2024-05-31 13:14:49
作者:王雨辰
作者单位:北京市丰台区青塔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在当代临床医学中,血常规检查毫无疑问扮演着最根本且至关重要的角色。该检查犹如健康状况的指示器,能够依据血液内各类数据,映照出身体内的正常及异常生理情况。尽管如此,当面对检验结果上一串串的数字时,很多人或许会感到迷惑不解,不清楚哪些不正常的数据值得特别注意。下面,将专注讨论三个血常规检查中的重点指标——倘若这些数值升高,务必要加强警觉,绝不能轻视。

1白细胞计数(WBC)升高

白细胞是维护人体抗病能力的关键细胞之一,其职能在于辨认并清除诸如细菌、病毒等侵袭性的致病微生物,进而维护体内环境不被感染困扰。因而,血常规的检验项目里,通常依靠白细胞的数量来评估是否存在感染情况,作为一个判断依据。正常成人的白细胞数值标准是4.0至10.0×10^9/L之间。数值超过这一标准便可判定为白细胞增高症。白细胞增高可能由下述因素引发:

1.1感染

通常出现此种情形的诱因涉及细菌侵袭、病毒入侵及真菌攻击等等。当这些病原体攻击人体,激发身体抵抗反应,便会促使大批白细胞赶赴血流,进而引起白细胞数量增多。

1.2炎症

除感染之外,内在的炎症过程亦可造成白细胞的增加,例如罹患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时也可增多。

1.3应激反应

在面临手术、外伤、烧伤等各类应激场景时,身体为适应这些挑战,也可能会临时提高白细胞的数值。

1.4血液系统疾病

在某些特殊情形中,白细胞的数量上升或许与血液类疾病有关,例如患上白血病或者骨髓增生不良综合征等。这类健康问题能够引起白细胞的过度增加,因此血液中的白细胞数目会大幅提升。所以在进行血常规检查时,如果检查出白细胞数目超标,必须赶紧寻求医疗帮助,以确定具体原因。特别要注意的是,当白细胞数量明显超过正常值(比如高达20×10^9/L以上),则更加要对潜在的血液系统疾病保持高度的警觉。

2红细胞计数(RBC)和血红蛋白(Hb)同时升高

血液构成中,红细胞以数量优势占据主导,其核心职责是输送氧分子及带走二氧化碳。红细胞内含有血红蛋白专门承担氧分子的结合与转运工作。因而,通过检查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含量,可对人体的氧合效能进行评价。正常健康状况下,这两个指标会保持在一定的平衡范围。如果发现这两项指标出现上升,可能预示着身体有以下疾患:

2.1慢性缺氧

对于那些长时间居住在高海拔地带或者罹患慢性呼吸道疾病的人来说,其身体因为持续的缺氧环境,可能会促使骨髓产出更多的红细胞,进一步引发红细胞的数目以及血红蛋白的含量上升。这一情况通常称之为“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

2.2骨髓增殖性疾病

红细胞的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以及骨髓纤维化等,均可能引起红细胞的数量和血红蛋白的含量的异常增加。这类疾病的出现,往往源自于骨髓内的造血干细胞的异常增长。然而,必须明确的是,红细胞的增多和血红蛋白的增加并非总是有利的。在一些群体(例如运动员、高原居民等),这两个数值的提升有可能是人体为适应独特的气候条件所进行的生物学改变。然而,若提升的程度过重或者持久,则有可能给人体带来负面效果(例如血液粘稠度增加、血栓形成等)。

所以,当在进行血常规检查时,观察到红细胞的数量与血红蛋白的含量都有所增加,强烈推荐立即寻求医护人员的帮助,以便深入了解问题的真正原因。医护人员将依照患者的实际状态,并参考其他的测试结果以及患者的症状,来做出精确的诊断与治疗。

3血小板计数(PLT)升高

血小板作为血液的关键组成部分,其核心职责包括阻止出血和促进凝固。一般来说,血小板的数目应该处于一个较为平衡的状态,这样才能在遭遇损害的时候迅速进行止血。但是,若血小板的数目超标,则有可能使得血液变得更为粘稠,这样更有可能引发血栓的生成,进一步提升患上心脏病、脑卒中等严重疾病的概率。可能导致血小板计数增加的因素有:

3.1反应性增多

当罹患感染、炎症或肿瘤病症时,人体为应对这些威胁,可能会短暂地提高血小板的数量。此种状态通常只持续一段时间,直到原有疾病得到治疗后才能恢复正常。

4血常规检查生理性增高

对于血液常规检测来说,其重要性在于它能够为显示身体的健康状况。一般来说,生理性的增高是指在一些正常的生理情况下,血液常规数据的短期增长,此种增长通常并不涉及疾病,而是身体为了适应环境的改变或满足特定的生理需求所做出的正常反应。在长时间进行剧烈运动或情绪较为激动的情况下,体内白细胞数量往往会出现增高现象。此外,天气寒冷或高温刺激也可能是造成白细胞增多的原因之一。若身体未伴随其他症状,通常无需过度担忧,建议适量饮用温开水,以促进新陈代谢。

此种增长是身体为了适应运动所带来的压力和挑战,提升免疫系统,防止感染的正常反应。

5血常规检查前注意事项

5.1血常规需要空腹吗?

无需空腹,因为检查结果并未受到进食的干扰。然而,如果血常规需要同时检查糖代谢、血脂、骨代谢指标、血小板聚集率等项目,就必须保持空腹状态。空腹状态下,最好保持8个小时的禁食,一般来说, 8~12个小时是最适合的,最好的检查时间是上午7 :00~9:00 。在空腹状态下,可以少量喝一些白开水。

5.2血常规一般多久出结果?

医院检验科的一项紧急检查就是血常规检查,此检查可以随时进行,并且能够立即得出结果。对于需要紧急诊断的患者,只需要进行血常规检查,并且在抽血后的15~20分钟内就能得出结果。然而,由于患者的样本量较大,以及异常结果需要立即复合等因素,最后的检查结果会在一小时内集体发放。

总之,在血常规检查中,白细胞数量、红细胞数量以及血小板数量的增加都有可能暗示身体出现某种状况。必须保持警觉,一旦察觉到这些数值的异常,就要立即进行深入的检查,以便找出问题的根源并实施适当的治疗方案。此外,保持优秀的生活方式和饮食模式也能够帮助保持血常规指数的平衡与健康。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