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冠心病是什么?
冠心病是常见的慢性疾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是由于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或痉挛,使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以及血栓形成造成管腔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梗塞的一种心脏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冠心病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其临床表现主要为胸痛、胸闷、心悸、气短等,有时可表现为心肌梗死等,严重者如不及时救治,可危及患者生命。
二、冠心病的早期表现有哪些?
1、活动后胸闷、胸痛:在患者剧烈活动、爬楼梯、情绪激动、快走等活动之后就可能会出现胸骨后或心前区闷痛、压榨样疼痛以及紧缩感,这种疼痛通常在患者接受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有一定改善。
2、心慌、心悸:部分患者在没有明显诱因下出现心慌、心跳不齐或心跳加速,这也是冠心病的早期表现之一。
3、劳累后呼吸困难:随着冠心病逐渐发展,患者可能会在日常活动期间感觉到呼吸困难,尤其是接受剧烈活动之后,这一症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示心功能下降。
4、消化系统症状:部分冠心病患者并不会出现典型症状,会出现非典型症状,包括胃部不适、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这些症状在饱餐后或情绪激动情况下可能会加重。
5、疲劳和乏力:不明原因的持续性疲劳和乏力,经过休息不能完全恢复,可能与心脏供血不足有关。
6、睡眠障碍:在夜间睡眠时醒来,出现胸闷、气短、睡眠质量下降等情况。
三、冠心病应该要如何治疗?
1、生活方式调整:饮食方面应该要维持低盐低脂饮食,增加膳食纤维和新鲜蔬果摄入,控制体重,避免过度饮酒和摄入过多热量。戒烟:吸烟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戒烟可以显著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规律运动:根据个人情况,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骑自行车等,以增强心肺功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心理调适:减少精神压力,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必要时进行心理辅导或治疗。
2、药物治疗:在用药方面可以使用抗血小板药物进行治疗,如氯吡格雷以及阿司匹林等,预防血栓形成,减少心肌梗死风险。同时也可应用抗凝药物、降脂药物等进行治疗,如华法林、他汀类药物等,这些药物能在特定情况下预防血栓,也能降低机体血脂水平,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预防破裂。硝酸酯类药物:如硝酸甘油等,用于缓解心绞痛症状,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供血。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降低心率和血压,减少心脏负荷,预防心肌梗死和改善预后。
3、手术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无法控制病情的冠心病患者,手术治疗是必要的。介入治疗是冠心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介入治疗包括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等;这些手术能够扩张狭窄的冠状动脉,增加心肌供血,缓解心绞痛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此外,搭桥手术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通过搭桥手术,医生可以将一根或多根血管连接到狭窄或阻塞的冠状动脉上,以增加心肌的供血量。搭桥手术一般分为微创搭桥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等类型。
综上所述,冠心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慢性疾病,这一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影响较大,但是目前大多数人对冠心病重视度不够,当发生症状之后,通过生活调理、药物治疗通常难以获得理想治疗效果,可能会引起心肌梗死等并发症,最终接受手术治疗,因此人们应该要关爱心脏,及时发现冠心病,并予以治疗,远离心脏病的威胁,享受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