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预后如何——看看这些数字就知道了
2024-05-31 13:39:16
作者:黄延峰
作者单位:广西贺州市钟山县人民医院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进展缓慢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涵盖了从简单的肝脏脂肪堆积(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乃至进一步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整个疾病谱。不同阶段的疾病预后差异显著,强调了早期识别和干预的重要性。

NAFL阶段的患者,肝脏功能多保持相对正常,疾病进展缓慢。长期随访显示,这部分患者在10至20年间发展为肝硬化的比例较低,大约在0.6%至3%之间,预后相对乐观。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因为NAFL可以作为NASH的前期状态,提示潜在的进展风险。

相比之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患者的预后更为严峻。在10至15年的时间范围内,高达15%至25%的NASH患者会进展为肝硬化,这是一个显著升高的比率。更令人担忧的是,NASH患者中有30%至40%最终可能因肝病相关并发症而死亡。这一系列数据明确指出,NASH是通往肝硬化乃至肝细胞癌的必经之路,突显了其作为慢性肝病重要威胁的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NAFLD已经成为隐源性肝硬化的一个主要病因,估计约70%的隐源性肝硬化病例起源于NASH。这一发现彻底改变了我们对NAFLD的传统认识,揭示它并非一个完全良性的疾病状态,而是需要高度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

多数患者预后良好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是一个涵盖广泛肝脏病变谱的疾病,从轻微的脂肪肝积累(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到炎症更为显著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 NASH),甚至可进展至肝硬化和肝细胞癌。尽管该疾病具有一定的严重性,但值得庆幸的是,多数NAFLD患者的预后是良好的。

据统计,绝大多数NAFLD患者经历的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病程,其中肝组织学的变化较为缓慢,有时甚至处于静止状态。这部分患者,若能实施有效的非药物干预措施,如调整饮食结构、增加体力活动和控制体重,往往可以显著改善病情,甚至实现肝脏组织学的逆转。研究显示,随访10至20年的NAFL患者,发展成肝硬化的风险较低,大约在0.6%至3%之间,表明疾病进展速度缓慢。

NASH患者的进展:对于NASH患者,情况则较为复杂。约15%至25%的NASH患者在10至15年内可能发展为肝硬化,这一比例显著高于NAFL患者,显示了疾病进展的加速。

肝硬化风险:一旦进展至肝硬化阶段,预后变得严峻。肝硬化患者中,约30%至40%可能因肝病相关并发症而死亡,凸显了预防疾病进展的重要性。

危险因素:年龄超过50岁、肥胖(特别是内脏性肥胖)、高血压、2型糖尿病、转氨酶水平升高、AST/ALT比值>1以及血小板计数减少,这些都是NASH和进展性肝纤维化的独立危险因素。了解这些风险因素有助于识别高危人群,从而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少数患者预后较差

对于大多数NAFLD患者,尤其是处于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阶段的患者,其病情具有较高的可逆性。研究表明,通过积极的生活方式干预,如健康饮食、规律运动和体重控制,许多患者可以显著减少肝脏脂肪含量,甚至完全恢复正常的肝脏组织结构。一项研究指出,体重减轻至少7%的患者,其肝脏炎症和纤维化有明显改善,这表明疾病进程是可逆的。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改善不仅限于轻度患者,即使是进展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阶段的患者,也有机会通过上述措施实现病情逆转。

尽管多数NAFLD患者的前景乐观,但仍有一部分患者的病情会持续进展,尤其是发展到肝硬化阶段的患者,预后显著恶化。据估计,NASH患者中,约有15%至25%在10至15年内会进展为肝硬化,而一旦发生肝硬化,其并发症如肝功能衰竭、肝癌的风险显著上升。

肝硬化进展率:NASH患者中,肝硬化年发生率约为2%至4%。

肝癌风险:在肝硬化基础上,每年约有1%至8%的患者可能发展为肝细胞癌。

死亡风险:进展到肝硬化阶段的NAFLD患者,其5年生存率约为50%至85%,远低于普通人群。

NAFLD的预后既有光明的一面,即通过生活方式的积极调整,大多数患者可以实现病情的显著改善甚至逆转;同时也存在阴暗面,特别是疾病进展至晚期阶段的患者,预后较差,需警惕并加强监测。因此,提高对NAFLD的认知,采取早期干预,以及对高风险群体的密切跟踪,是改善整体预后、防止病情恶化的关键所在。

分享到: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