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流感
流感全称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根据病毒核蛋白和基质蛋白的抗原性的不同,可将流感病毒分为甲(A)、乙(B)、丙(C)、丁(D)四个型别。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丁四型,甲型流感病毒(H1N1亚型和H3N2亚型)和乙型流感病毒会导致每年的流感季节性流行。
二、流感临床标本的采集
1.采样种类
包括采集流感样病例的咽拭子、鼻拭子或鼻咽拭子等,必要时,可同时采集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样本。
2.采样要求
应采集发病3天内的呼吸道标本。急性期血清应尽早采集,急性期血清采集不能晚于发病7天后,恢复期血清采集则在发病后2-4周。为避免其他成分干扰,应采集空腹血。
3.常用的采集方法
(1)鼻拭子:将带有聚丙烯纤维头的拭子平行于上颚插入鼻孔,旋转,保持数秒,待拭子头吸收分泌物以后,缓慢转动退出。以另一拭子拭另侧鼻孔。将拭子头浸入采样液中,弃去尾部。
(2)咽拭子:用带有聚丙烯纤维头的拭子适度用力擦拭双侧扁桃体及咽后壁,应避免触及舌部。将拭子头浸入采样液中,弃去尾部。
三、样本的检测
常用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包括病毒抗原检测、病毒核酸检测、血清学检测抗体。病毒培养分离整个病毒培养过程耗时长,操作周期长,对实验人员和环境要求高,因此难以快速检测病毒,在临床上不常使用。
抗原检测:抗原检测是通过抗原抗体结合反应来检测病毒表面蛋白。 采样方式主要是通过鼻拭子或咽拭子或鼻咽拭子结合。抗原检测快速试剂,能够快速检测流感病毒抗原。如果检查结果为阳性,说明受到了流感病毒的感染,抗原检测阴性也不排除感染。抗原检测法的优势在于操作简单、特异性好、无需仪器、检测速度较快、可随时随地检测,但是其灵敏性欠佳,有可能出现漏检。
病毒核酸检测:提起核酸检测大家应该都很熟悉了,主要是通过PCR技术检测或采用分子测序进行高通量测序等技术确定病原的具体种类、序列和数量。该方法具有敏感性和特异性高的特点。缺点是操作耗时较长,检测成本高,且结果受采样手法影响较大,若是采集不到位则可能会漏检。
血清学检测抗体:血清学检测抗体一般用于流感的辅助诊断,抗体产生的时间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会有一个窗口期(即在病毒感染的初期2-4天无法检测出抗体阳性),如果急性期抗体阳性,说明可能患有流感。由于流感病毒感染普遍,存在回忆反应和不同程度的抗原性交叉,必须采集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的血清,对于恢复期血清的流感病毒特异性IgG抗体水平较急性期升高 4倍或以上,可进行流感诊断。。
总的来讲,在流感流行季节起病急,发热(体温≥38℃),伴畏寒、咳嗽或咽痛、头痛、肌肉酸痛等流感样症状。应及时就医,在医院就诊时,应遵医嘱接受检测,切忌盲目自行服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