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糖尿病足并发症大盘点,提前做好防范!
2024-05-31 14:15:20
作者:高福安
作者单位:湖南省祁东县人民医院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已经不是以前人们心中的“富贵病”了,据国际糖尿病联盟数据显示,我国糖尿病患者已超过1.4亿,其中型糖尿病占糖尿病人群的90%以上。随着病情的发展,糖尿病带来的一系列人体重要器官损害而导致的并发症最是折磨糖尿病患者,其中糖尿病足并发症是最难缠也是最难以治疗的且费用高。为了防止糖尿病足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我们首先要正确地了解糖尿病足并发症,并做好针对性护理!
随着糖尿病的病情发展,糖尿病患者最常见可能会因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周围动脉病变、下肢静脉血流异常、外伤等因素导致糖尿病足的发生,可能会出现足部溃疡,血管病变下肢血管闭塞甚至截肢的情况出现,所以糖尿病患者在足部护理中应做到以下几点,以预防糖尿病足并发症:

      1.足部畸形

足部神经损伤会导致脚和足趾的形状发生改变,患者对疼痛、冷热的感知能力下降,脚上有水泡也不会觉得痛,甚至脚受伤了都不会发现。此时建议糖尿病患者穿合适、具有足保护作用的鞋子,包括有足够的长度、宽度和深度。袜子需保持干燥、透气,应选择无接缝、无压迫性的跟帮、白色或浅色的棉袜,因其吸汗、柔软舒适,渗液易被发现。

      2.足部溃疡

糖尿病患者不仅出现周围动脉硬化、钙化和狭窄,还伴发微血管病变和微循环障碍,使下肢血流量减少,组织缺氧和营养成分供给不足,出现下肢发凉、疼痛和间歇性跛行,严重供血不足者可致溃疡、肢体坏疽。不可拆卸的减压装置和减压鞋对于糖尿病足底溃疡的预防和治疗有明显的效果,基于足跖压力和足部形状设计和制造的矫形减压器更有效预防和减少高危患者足溃疡发生。
感染也是糖尿病患者足部溃疡的重要危险因素,所以在日常护理中还应该注意脚部老茧与嵌甲的处理,减少感染发生。去除脚部老茧应由接受过糖尿病足专业培训的医护人员进行,老茧形成后立即修剪,约每2~3周1次,建议老茧修剪后使用减压鞋具进行减压治疗;无论是修剪趾甲、拔甲、趾甲支架还是使用化学烧灼法去除嵌甲均需要由经过专业培训的医护人员进行,不宜去公共浴室或修脚处修理嵌甲,以防止交叉感染。

     3.足真菌感染

足癣较轻的患者可局部使用抗真菌药物;在混合细菌和真菌感染的情况下,单独使用克霉唑和酮康唑可能会加剧细菌感染,特比萘芬可能更适用。需注意降糖药与抗真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在使用时要谨防血糖的过度降低。在使用药物之前最好询问医生或药师的意见,防止药物相互作用导致病情延误或恶化。

    4.下肢血管及血流异常

血液循环不良会降低脚部对抗感染和愈合的能力。糖尿病会导致足部和腿部的血管狭窄和硬化,糖尿病患者有时快走或上坡时会觉得小腿疼痛,这种情况被称为间歇性跛行。此时建议患者穿舒适保暖的袜子御寒,不要用热水泡脚,因为患者通常感受不到冷热,用热水泡脚的时候很容易严重烫伤脚部;穿舒适的鞋子运动,可以刺激腿部和脚部血液循环;戒烟,吸烟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造成血液循环不良,加重血液循环不良的症状。
   
    5、皮温测定

糖尿病神经病变、血管病变及感染均与皮肤温度有一定关系。测量体温可以在任何情况下,由任何人在诊所或患者家中完成。加强足部皮肤温度监测,特别对于糖尿病高危足患者,有助于发现隐匿的糖尿病足、神经病变、血管病变及是否存在感染,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若发现足部皮温异常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内分泌科进行就诊。
以上是针对糖尿病足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小知识,但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并发症的整体预防也十分重要!首先就是严格控制血糖,有助于减少糖尿病患者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对于未发生足病的患者,应该尽量使血糖控制达标,以降低慢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在医师指导下,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规律及适量的运动可增强胰岛素敏感性,有助于控制血糖,减轻体重和改善循环,减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