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儿童做血常规检查能查出哪些
2024-05-31 16:25:53
作者:秦茹
作者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检验医学科
血常规检验属于临床上最基本的检验手段,对儿童疾病的诊断、用药指导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儿童做血常规检查究竟能查出哪些东西呢? 血常规检查包含哪些内容 血常规检查主要是对血液分布变化、血细胞数量等进行检查,从而判断出身体情况。血常规检验主要包含了白细胞系统、红细胞系统、血小板等三大系统,其中很多指标都属于敏感指标,能检测出身体的病理性变化。在生活中,儿童如果患病原因不明确,可以借助血常规检验来辅助诊断,并且根据血常规检验还能精准提供用药指导,对疾病恢复有良好帮助。 儿童血常规能查出什么? 对儿童进行血常规检查时,主要能查出以下情况: 判断儿童是否感染。根据儿童血常规指标中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指标,能判断儿童是否有感染情况。 判断儿童是否贫血。对儿童进行血常规检查,能根据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计数、血细胞比容等发现儿童是否有贫血的情况。 判断儿童是否有血液系统疾病。在儿童血常规检验结果中,如果白细胞数量出现异常升高或降低,就需要考虑儿童是否存在血液系统疾病。同时还可以对儿童的血小板数量进行观察,血小板如果有明显的升高、降低,也要考虑血液系统方面的疾病。 儿童血常规常见指标解读 3.1白细胞检查结果解读

儿童血常规检验中,根据白细胞数值能更好的帮助医生判断儿童存在哪种感染情况,那么该如何考量白细胞检查结果呢?一般情况下,血常规检验报告中白细胞可以分为5类,包括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如果儿童出现疾病,白细胞总数、淋巴细胞数量、中性粒细胞数量就会出现大的改变。需要注意的一点是,随着人年龄的改变,白细胞总数也会发生变化,如刚出生的婴儿白细胞正常值为15-20×10~9/L,而6-8岁的儿童白细胞正常值则贴近成年人水平。如儿童的白细胞数量低,以淋巴细胞分类为主,CRP升高不大,可能是存在病毒性感染;如果白细胞数量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CRP升高较大,可能是细菌感染。

3.2红细胞检查结果解读

首先是红细胞、血红蛋白数值,在不同年龄段参考范围也有所差异,临床医生可根据检查结果直接判断,如果红细胞、血红蛋白存在异常情况,诊断儿童存在贫血情况,可以根据平均红细胞体积、血红蛋白含量及浓度来判断贫血的类型。其次是红细胞分布宽度,这一项检查结果需要结合平均红细胞体积判断,如果分布宽度增加,有可能是因为缺铁性贫血、缺乏叶酸维生素B12引起巨幼细胞贫血造成;如果是再生障碍性贫血,平均红细胞体积、红细胞分布宽度没有太大变化;一般来说,红细胞分布宽度降低并没有特殊的临床意义。最后是网织红细胞,如果出现数量增高的情况,可能与红细胞造血活跃有关,在溶血性贫血、大出血等疾病中常见;如果是网织红细胞降低,提示有可能是骨髓造血不佳,常见于急、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疾病中。

3.3血小板检查结果解读

在儿童血常规检验中,还需要特别关注血小板数值变化情况,血小板是影响凝血功能的关键,如果血小板数量过低,就有可能出现出血情况,或者是流血不止,从而引起危险。一般来说,儿童的血小板参考范围是4.0-5.3×10~12个/L,临床医生可以根据儿童血常规检查结果中,直接判读血小板情况。在血常规检验结果中,还有血小板平均体积这一指标,如果出现指标升高的情况,有可能是因为血小板破坏增多而造成,可见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栓前状态、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骨髓纤维化、巨大血小板综合征等疾病之中;如果血小板平均体积减少,有可能是骨髓增生低下引起,可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化疗之后、巨幼细胞性贫血、脾功能亢进等疾病中。

总而言之,在儿童疾病诊治中,血常规检验属于很重要的检验方式,临床医生可以根据儿童血常规检验结果来判断儿童的身体情况,同时血常规检验对于儿童疾病治疗、用药都有良好控制效果。因此在实际中,各位家长需要提高对儿童血常规检验重视力度,不能因为儿童害怕抽血而放弃检查,要做好儿童安抚工作,积极配合完成检验,及早做到疾病控制。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