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糖尿病肾病相关知识
糖尿病是因为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所导致的,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最重要的并发症之一。随着病情的发展,糖尿病患者血压、血糖、血脂水平也会逐渐升高,导致肾小球滤过膜受损,使大量的蛋白从尿液中流出,从而出现糖尿病肾病。根据肾小球滤过率EGFR指数和尿蛋白量可将糖尿病肾病分为五期,一期:EGFR指数提高,未出现蛋白尿;二期:EGFR指数有所改变,可能出现少于微量的蛋白尿;三期:EGFR指数明显下降,出现微量蛋白尿;四期:EGFR指数显著下降,蛋白尿量增多;五期:终末期,肾功能严重受损,大量蛋白尿出现。
二、造成糖尿病肾病发生的原因
高血糖:长期高血糖不仅会损伤肾小球的细胞,还会损伤肾小球的血结构,影响肾脏的滤过功能,从而导致肾脏病变,出现糖尿病肾病。
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常伴有高血压,高血压可以直接对肾脏产生损害,加速肾脏病变进程,从而导致糖尿病肾病的发生。
蛋白尿:由于患者的血压和血糖水平超过标准值,会使肾小体内肾小球滤过膜受损,导致蛋白质泄漏到尿液中。蛋白尿是糖尿病肾病的早期指标。
炎症和纤维化:血糖高和蛋白尿会使肾小球出现炎症反应,进而引起纤维化,使肾脏功能恶化,从而出现糖尿病肾病。
遗传因素:有些人患糖尿病肾病的风险更高,这可能与基因有关。
长期饮酒和吸烟:吸烟和长期饮酒有害身体健康,损伤肾功能,加速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不良生活和饮食习惯: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会给患者肾脏带来负担,不良生活习惯会给患者肾脏带来损伤。
三、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方法
控制血糖: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糖会偏高,是由于人体代谢紊乱而导致高血糖的发生。因此,糖尿病肾病患者要规范饮食,定期监测血糖水平,进行适量运动,并按医生的指导使用口服降血糖药物(二甲双胍、SGLT-2抑制剂、GLP-1激动剂、磺脲类、格列奈类等)来促进胰岛素的分泌或者通过胰岛素皮下注射法,以达到控制血糖水平的目的。
控制血压:高血压是导致糖尿病肾病发生的重要诱因。使用抗高血压药物来控制血压水平,例如ACEI类药物、利尿剂、钙通道阻滞剂(Calcium Channel Blockers)等,目标是将血压控制在标准值上。
控制血脂:指血浆中含有超高的蛋白量。高血脂会损伤肾小球,引发肾供血不足。要想控制血脂水平,患者可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他汀类药物、贝特类药物。
控制蛋白尿:控制蛋白尿是延缓糖尿病肾病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可使用ACEI类药物(卡托普利、贝那普利、福辛普利等)和ARB类药物(奥美沙坦、替米沙坦等),修复肾小球滤过屏障,减轻肾损伤,控制DN(糖尿病肾病)蛋白尿。
抗凝疗法:可采用抗凝治疗方法,使用抗凝剂(肝素、枸橼酸三钠等)、潘生丁等药物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
不使用损害肾脏的药物或物质:避免使用某些抗生素、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和对肾脏有毒副作用的药物等。
中医治疗:采取中医治疗的方式,可以活血化瘀、健脾化湿,从而达到降血脂、降血压和血糖、有效改善肾功能的目的。
饮食疗法:增加摄入高纤维食物,如全谷类、豆类、蔬菜和水果等,高纤维食物可以帮助患者控制血糖和胆固醇水平;限制摄入高脂食物,如饼干、酱汁类、雪糕、坚果类等,以来控制患者高胆固醇和高三酰甘油水平;适当限制蛋白质摄入量,可以减轻肾脏的负担。
肾脏替代治疗:当糖尿病肾病患者已处于终末期阶段,其肾脏功能严重受损时,可能需要进行透析或者肾移植等肾脏替代治疗。
综上所述,治疗糖尿病肾病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患者应该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接受临床诊治,密切配合医生的指导,定期进行复查。总之,及早发现和治疗糖尿病肾病可以延缓和减轻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