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其他脏器原发病引发的急性肾衰竭。肾衰竭的发生源头可能不仅为肾脏,心脏、胰腺、腹腔等部位的疾病也可可能引发急性肾衰竭。急性心肌梗塞、腹腔内脏穿孔是急性肾衰竭的高发人群,且部分病人由于心脏疾病导致心排血量严重不足,继而出现肾灌注不足,引发肾衰竭。
(4)细胞质中毒。常见巴比妥类引发的急性中毒,此类病人中毒后休克、肺水肿,可能伴随无尿的表现,引发急性肾衰竭,死亡风险极高。还有一种由于四氯化碳中毒引发的急性肾衰竭,主要是肾小管突发坏死导致的肝脏受损,此类病人肾衰竭、肝衰竭可能同时发生,尽管急性肾衰竭抢救成功也可能由于肝衰竭死亡。
(5)肾性急性肾衰竭。这一类是急性肾衰竭发生的最主要原因,本质是肾脏本身疾病引发的急性肾衰竭,具体可分为急性肾小管坏死、急性间质性肾炎、急性肾小球肾炎、肾小球疾病、肾血管病变五大类。其中,急性肾小管坏死在肾性肾性急性肾衰竭最为多发,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各种休克种较为常见。
(6)接触肾毒性物质。引发肾毒性反应的物质较多,若生活中不慎接触可能在短时间内出现急性肾衰竭,常见的肾毒性物质如下。第一类为抗生素,多黏菌素、两性霉素B、头孢噻啶等为主,患者可能由于不合理用药引发。第二类为各种影像学检查中用到的含碘造影剂,因此急性肾衰竭也可能是影像学检查的风险反应和事件。第三类为汞、铂、磷、铅、铀等重金属盐类物质,常发生在特殊工作类人员中。第四类为甲醇、四氯化碳、甘油等工业毒物。第五类为鱼胆、毒等生物毒。除了这五类,还可能包括环孢素A等。因此,我们需要在生活中有意识地远离这些肾毒性物质,避免急性肾衰剂的发生。
(7)肾后性急性肾衰竭。此类肾衰竭的本质是尿路梗阻后发生的急性肾衰竭,主要是由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或者是肾盂结石等梗阻引发,除了结石之外还有可能是前列腺肥大、妇科肿瘤、盆腔组织压迫等。对于这种这种急性肾衰竭患者而言,以手术治疗为主,但部分肾结石并不十分严重的患者也可以采用体外碎石等技术干预。
由上述介绍相信大家已经对急性肾衰竭的发病原因有所了解,了解之后我们要从日常生活中做起,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有意识地预防并尽早识别,当出现急性肾衰竭危险征象后及时就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