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对药物吸收存在着比较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食物可改变胃内pH值,使胃内pH值由0.9-1.5上升至3.0-5.0左右,影响弱酸弱碱药物吸收,如罗红霉素片为弱碱性,建议空腹服用。而对于肠溶制剂,如进食后提高pH值,可能导致肠溶制剂在胃内提前溶解,刺激胃部。
适合饭前服用的药物:
① 胃黏膜保护药和胃肠动力药,适合饭前30分钟服用,如多潘西酮片、磷酸铝等。
② 抑酸药需要空腹服用,即餐前1小时或餐后2小时服用。
③ 对于食物能影响其吸收的药物,如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等,也应该饭前空腹时服用,这样服药后能充分吸收,可使药物保持有效浓度,迅速发挥药效。
适合饭中服用的药物:
① 促进消化的药物应在餐时服用,如复方消化酶、胃蛋白酶、淀粉酶等。这些药与食物混合可以充分发挥帮助消化的作用。
② 大部分的调血脂药物,也应在饭中服用。
③ 双胍类降糖药,如二甲双胍等,宜餐中服用。二甲双胍可能引起胃部不适,如在餐中或餐后立刻服药,可以减弱对胃部的刺激。
适合饭后服用的药物:“药物说明书中没有特殊注明的,一般都可在餐后吃。”但对肠胃刺激较大的药物,如布洛芬、保泰松、吲哚美辛片,以及铁制剂等,应在餐后立即吃,以免产生胃部不适症状。
维生素应避免饭前服用。建议吃饭中间或饭后服用。因为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等水溶性维生素等,口服后主要经小肠吸收,若空腹或饭前服用,会很快通过胃、肠道,无法被充分吸收,降低药效;而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及维生素D等,多为油溶性滴剂,建议和油脂类食物同服,以促进其更好的吸收。
除上述食物对药效的影响,我们还应关注给药频次及方法对药物的影响。尤其一些特殊药物。
① 对于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因其吸收快、代谢快,为维持有效血药浓度,须每隔一定时间服用一次,一般每天服用至少三次。
② 大环内酯类药物阿奇霉素,应在一个疗程内服用几天后再停用几天,再决定是否服用下一疗程,具体为总剂量不变,服用3天后停用4天;或首日剂量加倍后,连续服用4天。
还要注意,所服药物的剂型不同,对服药时间也有讲究。
① 普通片剂或胶囊剂型,说明书中标注“吸收不受食物影响,可单独服用或与食物同服”,一般可碾碎或掰开服用,胶囊剂可拆开服用内容物。应仔细阅读说明书,规范服用。
② 如儿童需要服用小剂量药物时,建议使用儿童专用剂型,如溶液剂或颗粒剂,可精准把控服药剂量,避免因未均匀掰开药物使得儿童服药剂量过大或过小。切忌一次服用大剂量药物,并减少给药频次的服药情况,虽然总剂量相同,但可能导致儿童急性中毒。
③ 大部分缓释、控释制剂,其缓释、控释药效均因其片剂结构或胶囊外壳所达到,如随意破坏,不仅达不到缓释、控释效果,还会因一次性释放药物剂量过大,导致药物急性中毒。比如布洛芬普通片剂,可4~6小时给药一次,24小时不超过4次,但布洛芬缓释制剂,仅推荐12小时服用一次,切忌自行缩短给药时间。
那么,服药期间还需注意什么呢?
① 服药之后不要马上睡觉。服完药马上睡觉,特别是饮水量少的时候,会使药物粘在食管上而不易进入胃中。有些药物腐蚀性较强,在食道溶解后,会腐蚀食道粘膜,导致食道溃疡。
② 服药之后不能马上运动。因为药物服用后一般需要30-60分钟才能被肠胃溶解吸收、发挥作用。
③ 服药前后少食水果。蔬菜和水果中含有一些化合物和生物酶,可以和药物发生化学反应,使药物作用发生改变。
④ 服药勿饮酒。酒中含有的酒精,可与多种药物发生反应,会降低药效或增加药物的毒副作用。服药时一定不能用酒来送服药物,在服药前后也不能饮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