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理来说,在父母对孩子的严加看管下,宝宝的视力应该一切正常。但还是有极大一部分群体出现视力下降、假性近视一系列症状。大部分家长都把其中原因总结为宝宝一定是偷偷背着使用电子产品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其实宝宝视力并不是突然下降,相反在几个月前,就已经有了征兆,只不过征兆表现的不是十分明显,使得大部分家长都察觉不出来,从而导致孩子视力下降。而小编将以上原因总结为远视储备,大部分家长在为宝宝做视力检查时,大多数都会遇到这种情况,视光医生总会强调宝宝的远视储备值分布情况。如果远视储备值偏少,发生近视的可能性就会更高。那么什么是远视储备呢?远视储备值和近视有什么联系呢?怎样可以有效保护儿童远视储备?那么远视储备不足能够恢复么?接下来就为大家一一介绍。
什么是远视储备
远视储备在临床上一般是指眼睛眼部调节能力的储备。也可将其理解成阻止正常视力转变为近视视力的“缓冲区”一般存在于0~8岁学龄前儿童。在宝宝刚出生时,由于身体发育不完整的原因,其眼球结构很小,致使眼睛的轴长略短。所以此时宝宝双眼呈现为远视。但伴随着宝宝的发育完全,眼球结构越变越大,其眼轴也随着增长,从而远视度数逐步降低,最终趋向于正视化,临床将该过程称其为正式化过程。通过数据调查显示,宝宝刚出生时,大概有300~350度的远视度数储备,3岁左右便可以采取正常的视力检查以及远视度数储备的检测。5岁儿童正常应该有200度远视度数储备,7~8岁儿童一有150~200度的远视储备。10~12岁有50~100度的远视储备,12岁是从远视眼转变为正视眼是眼部发育正常的最佳时期。
远视储备值和近视有什么联系?
儿童的远视储备值一旦过低或者透支,则会对儿童视力造成巨大影响。伴随着儿童眼部结构的发育,孩子在极大程度上会形成近视眼。孩子1~3岁眼轴长度约20mm。4~16岁眼轴长度大概是22~24mm。一旦眼轴被过度拉长大于24mm,则会形成近视眼。眼轴越长,近视度数越高。眼轴约增长1mm,近视度数大概增长为300度。对还未近视的儿童奇远视储备值至关重要。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孩子以后会形成近视的概率。如果孩子十岁之前远视储备值已被消耗完,那么随着身体的再度发育,孩子眼轴增长。孩子就很容易更早过度近视。所以远视储备值一旦不足,正是近视出现的征兆。
如何有效保护儿童远视储备?
1.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不要长时间、远距离,过度疲劳用眼。适当进行用眼休息。例如用眼30分钟。休息10分钟。养成做眼保健操的好习惯。荤素合理搭配,多吃水果蔬菜,保证睡眠充足,每天小学生要保证10个小时睡眠,然后多看远处绿色植物。不要在移动车辆上或者暗处看书,不趴着躺着看电子产品。
2.让孩子多进行室外运动。据科学实验表明,让孩子每天室外运动两个小时。对孩子视力有很好的保护预防作用,所以家长应该多鼓励孩子。进行室外运动。养成良好的户外运动习惯。进而起到缓解孩子眼部疲劳的作用。但是一定要注意,不要在强光下长时间玩玩耍,防止对视力造成一定影响。
3.定期进行视光检查。等孩子3岁后应每年定期到专业的眼科医院进行视力验光检查。然后给孩子眼睛做一下准确的视力度数、远视储备评估,第一时间了解孩子的视力情况。进而对视力异常的孩子及时进行补救。
远视储备不足能恢复吗?
如果孩子的远视储备度数不足,其恢复的概率非常小。由于儿童身体还未发育完全,眼轴的长度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继续增长。据相关数据调查显示,不同年龄的儿童,其远视储备值有很大差别,一般3~5岁儿童的储备远视度数是150~200度。5~7岁儿童远视储备值是150~175度。7~9岁儿童的储备值是125度左右而10~12岁的儿童远视储备度数则是100度上下浮动。如果孩子的远视度数不符合上述年龄段储备度数值,则说明孩子的远视储备值不足,则发生近视度数的概率。就变得很大,所以一旦发现孩子的远视储备值不足,应当立即重视起来,采取应对措施,及时做好近视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