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血型检测知多少?
2024-06-05 12:03:57
作者:朱冬敏
作者单位: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
相信大家都在影视作品里看到过这样一个桥段:80年代背景下,一孩子某天生病住院了,需要输血,在对父母和孩子进行ABO血型检测后,却发现孩子与父母可能是非血缘关系。是怎么发现的呢?这里就要说到血型检测了,血型检测是通过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以及各种组织细胞表面存在血型物质来检测的,其中红细胞血型检测最方便、快捷,所以,我们一般通过抽血进行血型检测。红细胞血型检测又分为ABO血型系统和RhD血型系统,在这里主要跟大家讲ABO血型系统,也就是大家口中通俗来说的“血型”。

红细胞ABO血型系统是根据红细胞表面含有的血型抗原分类的,常见的有A型、B型、AB型及O型,也就是说如果红细胞表面含有的抗原为A抗原,则其血型为A型血;如果红细胞表面含有的抗原为B抗原,则其血型为B型血;如果红细胞表面既含有A抗原又含有B抗原,则其血型为AB型血;如果红细胞表面既没有A抗原又没有B抗原,则其血型为O型血。

ABO血型受A、B、O三个等位基因控制,其中A基因、B基因是常染色体显性基因(是指对性状起决定性作用的基因),O基因为隐性基因,也就是说当A基因/B基因与O基因结合时,只会表现为A基因/B基因控制的A/B型血,不会表现为O基因控制的O型血。常见的几种血型的基因组合,如下图:

所以,我们是可以通过父母的ABO血型,推测他的血型基因,然后根据遗传定律,推测其子女可能会出现或不会出现的血型。例如:父母血型是A型和O型,如果基因型分别是AO和OO的话,把父亲的基因型拆开A和O跟母亲的O和O两两组合起来,子女的血型基因型可以是AO、OO,血型为A型、O型;如果基因型分别是AA和OO的话,那子女的血型基因型只能是AO,血型为A型,所以,父母为A型和O型,子女可出现A型、O型。父母为A型和A型,子女可出现A型或O型。父母为A型和B型,子女四种血型均可出现。父母为A型和AB型,子女可出现A型、B型、AB型。父母为B型和O型,子女可出现B型、O型。父母为B型和B型,子女可出现B型、O型。父母为B型和AB型,子女可出现A型、B型、AB型。父母为AB型和O型,子女可出现A型、B型。父母为AB型和AB型,子女可出现A型、B型、AB型。父母为O型和O型,子女为O型。所以便会出现影视作品里的桥段,通过血型排除了血缘关系。当然,这种方法只能初步鉴定血缘关系,准确的亲子鉴定还得靠DNA检测。

大家已经知道ABO血型是怎么回事了,那么你知道ABO血型是怎么检测出来的吗?

下面我要给大家介绍ABO血型的检测方法。ABO血型一般在医院检验科检测,其主要检测方法包括玻片法、试管法和微柱凝胶法,是利用抗原抗体之间的特异性结合来完成的,前面讲到红细胞表面有血型抗原,我们会用已知的特异性抗体跟红细胞表面的血型抗原结合,观察是否形成肉眼可见的血凝集块,判断红细胞表面是何种抗原。我们可以理解为红细胞上面有一把锁(抗原),检测试剂里面有一把双头钥匙(抗体),当锁(抗原)跟钥匙(抗体)是配对的,红细胞就会在一起(特异性结合),使其聚集成肉眼可见的血凝集块。以玻片法为例,首先在玻片上滴入患者的血液和相应的检测试剂(抗A试剂和抗B试剂),通过手动摇匀观察红细胞凝集情况,从而判断血型。如下图标本:

蓝色的抗A抗体试剂、黄色的抗B抗体试剂分别跟待检测的血液标本混合,若抗A抗体侧有血凝集块,抗B抗体侧无血凝集块,为A型血;若抗A抗体侧无血凝集块,抗B抗体侧有血凝集块,为B型血;若抗A抗体、抗B抗体两侧均有血凝集块,为AB型;若抗A抗体、抗B抗体两侧均无血凝集块,为O型。总结就是:抗A凝集是A型;抗B凝集是B型;A、B均凝是AB;均不凝集是O型。

大家是不是觉得血型检测很简单,可其临床意义可不简单。首先,血型检测对于临床输血具有重要意义。在输血前,必须先选择血型相同的供血者,再拿供血者和受血者的血液进行交叉配血,确保二者没有发生任何反应(配血相容)方可输血。如果输入不同的血型,会引起凝集反应或溶血反应,导致血管堵塞或大量溶血。其次,在器官移植前,也需要先做血型检测,选择ABO血型相符的供体,避免移植后严重急性排斥反应。母子ABO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的病因分析上,可通过血型血清学检查,发现病因,再针对性治疗。

总之,血型检测是一项重要的医学检测,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通过血型检测可为临床诊疗提供重要依据。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