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儿童误吞异物:识别迹象与紧急应对措施
2024-06-11 17:19:34
作者:黄诗珈
作者单位:德保县人民医院

在孩子们的世界里,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和探索。他们用小手触摸,用眼睛观察,甚至用嘴巴去尝试。然而,这种探索有时也可能导致一些危险的情况,比如误吞异物。这不仅让家长们心惊胆战,而且需要我们了解如何识别迹象和采取紧急应对措施。本文将带你走进儿童误吞异物的世界,了解如何预防和应对这一紧急情况。

儿童误吞异物的迹象

1.咳嗽和呼吸困难:孩子们的咳嗽通常是对感冒或过敏的反应,但如果咳嗽突然而至,且没有其他感冒迹象,这可能是一个警示。想象一下,孩子正在开心地玩耍,突然开始咳嗽,而且咳嗽持续不断,这可能意味着有异物进入了他们的气道。呼吸困难则更为严重,如果孩子呼吸急促,脸色发紫,这需要立即采取行动。

2.呼吸声音异常:正常情况下,孩子的呼吸应该是平稳且安静的。但如果听到孩子呼吸时有哨音或喘息声,这可能意味着气道被部分阻塞了。这种声音可能很细微,需要家长们细心观察和倾听。

3.拒绝进食:进食是孩子们的天性,如果他们突然拒绝吃饭或喝水,这可能不是挑食那么简单。如果孩子在吞咽时显得痛苦或哭泣,可能是因为喉咙里有异物。

4.流口水:孩子们流口水并不罕见,特别是在长牙的时候。但如果孩子突然开始大量流口水,并且看起来不舒服,这可能是因为他们无法正常吞咽,可能有异物卡在了喉咙里。

5.呕吐:呕吐本身可能是多种健康问题的症状,但如果孩子在没有明显原因的情况下呕吐,这可能是因为他们的身体正在试图排出误吞的异物。

6.胸部或颈部疼痛:如果孩子触摸自己的胸部或颈部,并表现出疼痛的样子,这可能是因为有异物造成了不适。异物可能会造成局部的疼痛或压力感。

7.行为改变:孩子们通常很善于用行为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如果孩子变得异常烦躁或安静,这可能是他们感到不适的一个信号。他们可能会哭泣、尖叫或显得不安,尤其是当试图吞咽或说话时。

紧急应对措施

1.保持冷静:在紧急情况下,冷静是至关重要的。当孩子可能误吞了异物,你的首要任务是保持镇定,这样才能清晰地评估情况并采取适当的行动。深呼吸,集中注意力,记住,慌乱只会使情况变得更糟。如果你感到不知所措,试着对自己说:“我可以处理这个。”然后,立即开始评估孩子的状况。

2.检查呼吸:一旦你冷静下来,立即检查孩子的呼吸情况。观察他们的胸部起伏,倾听呼吸声。如果孩子呼吸困难,这可能是一个紧急情况,需要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在等待救援时,根据孩子的年龄和情况采取适当的急救措施。

3.背部拍打:如果孩子能够咳嗽,这意味着他们的气道至少部分是开放的。鼓励孩子继续咳嗽,因为咳嗽是一种自然的反射,可以帮助排出阻塞气道的异物。轻轻拍打孩子的背部,以支持他们的咳嗽动作。

4.海姆立克急救法:如果孩子无法发声、咳嗽或呼吸困难,你需要立即采取行动。当患者为婴儿时,首先,施救者一只手固定住患儿头部,将其面部朝下,保持头低脚高,用另一只手掌根部连续叩击肩胛骨连线中点处5次;然后,将患儿翻转成面部朝上,保持头低脚高,检查有无异物排出;如未发现异物,立即用中指和食指按压患儿两乳头连线中点处5次。反复交替操作上述两个步骤,直到异物排出。当患者为一岁以上儿童时,若意识清醒,可以站立,首先让患儿站立,施救者站在患儿身后,儿童身高较矮者,施救者可跪在其身后,然后施救者一条腿在前,插入患儿两腿之间呈弓步,另一条腿在后伸直,双臂环抱患儿腰部,使其上身前倾。最后施救者一只手握拳,拳眼放在患者脐上两横指上方,另一只手包住拳头,并连续、快速、用力向患者的后上方冲击,直到异物吐出。若患儿意识不清或站立位不便于施救时,可让患者平躺,首先开放患儿的呼吸道,然后施救者骑跨在患儿大腿外侧,一手以掌根按压脐上两横指的部位,两手掌交叉重叠,连续、快速、用力向患者的后上方冲击,直到异物排出。

6.寻求专业帮助:即使孩子似乎已经将异物咳出,也应该寻求医疗帮助以确保没有并发症。异物可能会导致内部损伤,甚至在排出后也需要医疗评估。此外,如果孩子在误吞异物后出现持续的咳嗽或呼吸困难,也应该立即就医。

在处理这些紧急情况时,重要的是要快速行动,但同时也要保持冷静和理智。记住,预防是关键,但当意外发生时,知道如何正确应对可以挽救生命。通过学习和实践这些紧急应对措施,你可以为保护孩子的安全做出重要贡献。此外,了解急救知识并参加相关的急救课程也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当紧急情况发生时,你将更加自信和准备充分。同时,确保家中所有成员包括孩子,都了解基本的急救措施及时寻求专业帮助。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更安全的世界。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