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腿部静脉曲张的形成及治疗
2024-06-05 09:01:45
作者:王海洋
作者单位:邯郸市第一医院介入 血管外科

腿部静脉曲张即下肢静脉曲张,是指下肢的浅静脉、隐静脉出现异常的迂曲扩张,通常可以在患者的小腿、大腿处看见明显迂曲扩张的团块,这是由于下肢静脉内压力增高,超出了静脉壁所能承受的压力,最终导致静脉曲张的形成。静脉曲张的表现因病程早晚而有所不同。浅静脉曲张者皮肤表层血管像蚯蚓一样曲张,明显凸出皮肤,曲张呈团状或结节状,这是最常见的症状。同时,患者常感患肢沉重、胀痛、易疲劳,休息后可缓解。病程长者,在小腿下端、踝部皮肤有色素沉着、脱屑、瘙痒、湿疹、脂质硬化和溃疡发生,部分静脉曲张患者可并发血栓静脉炎。下肢静脉曲张是一种不会自愈的血管瓣膜疾病,多见于长时间保持站立、坐位人群、老年人群以及体力劳动强度较大的人群,该疾病的发生率较高,对患者的身体健康有一定的损伤,因此,要普及下肢静脉曲张的形成原因,以及治疗方法,以起到预防作用。

腿部静脉曲张的诱发因素

1.先天性辦膜功能不全。如果存在先天性发育不良,导致瓣膜功能不全的问题,会影响静脉的回流,无法防止血液倒流,后天腿部的压力又比较大,会让静脉回流受阻的问题更加严重,最终就会出现下肢静脉曲张。

2.先天性静脉壁薄弱。先天性静脉壁薄弱,会导致静脉回流功能低下,使部分的静脉血淤积在血管内,一旦出现静脉压力增加的情况,就会让静脉出现蜷曲、扩张的症状,引发患上静脉曲张。

3.久站久坐。在保持站立或者坐位时,膝盖、大腿根部等部位通常需要弯曲,血液经过弯曲部位时,阻力一般会增大,容易导致血液淤积,使静脉处于持续的高压状态,造成静脉瓣膜破坏,从而引起静脉曲张。

4.体重超标。若体重超标,处于肥胖状态,在站立时会大大增加腿部的负担,血液受到重力的影响,在局部大量淤积,致使静脉长时间处于高压状态,导致静脉瓣膜被破坏,引发静脉曲张的出现。

5.便秘。排便时,通常保持下蹲状态,会抑制下肢的正常血液循环,通常使血管瓣膜的压力过大,容易受损,逐渐松弛,无法紧密闭合,从而导致静脉曲张。

6.遗传。当静脉的瓣膜功能出现异常的时候,会导致静脉曲张出现,而这种静脉瓣膜功能异常和遗传有一定的关系,所以家族中曾有人患有静脉曲张,出现这种疾病的几率会更高一些。

腿部静脉曲张的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对于无明显症状或症状较轻的患者,以及不满足手术条件的患者,可以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来缓解不适症状,比如避免长时间保持站立或者坐位、抬高下肢休息、穿弹力袜或者用弹力绷带在外部加压,以改善下肢的沉重、肿痛等不适症状,延缓病情进展。

2.药物治疗。症状明显的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遵医嘱服用药物进行治疗,药物的选择取决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以及身体的具体情况。通常可以服用促进静脉回流的药物进行治疗,比如迈之灵、威力坦等,另外也可以服用抗凝药物进行治疗,比如利伐沙班、阿哌沙班。药物并不能完全根治静脉曲张,只能延缓和减轻静脉曲张的症状。

3.手术治疗。静脉曲张局限,静脉团块曲张较轻者可行泡沫硬化术的患者,可以采用局部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注射后,曲张的静脉可以明显消失;中、重度的下肢静脉曲张,特别是出现色素沉着、瘙痒等改变的患者,建议采用临床上常用的微创治疗,包括微波、射频消融以及激光方法,同时,配合小腿局部静脉曲张的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已经形成浅静脉血栓同时伴有浅静脉炎的患者,建议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将曲张的静脉及静脉内的浅静脉血栓一并切除,以达到彻底治疗的目的。

结语

腿部静脉曲张即下肢静脉曲张,是一种常见疾病,主要发生在久坐、久站、长期进行体力劳动以及老年人群,出现静脉曲张症状后,患者应立即就医,可以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服用药物、手术等方式改善不适症状,避免症状持续加重而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应提高大众的健康意识,使其了解静脉曲张的诱发因素以及常采取的治疗措施,以便更好地预防疾病。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