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育新生命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但是如果新生儿患上了肺炎,父母就焦急不已,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新生儿肺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发生在新生儿身上的肺部疾病,不仅发病率较高,致死率也非常惊人。在我国的儿童保健中,新生儿肺炎是重点防治的四大疾病之一。那么,新生儿肺炎是什么?有哪些症状?如何治疗和护理呢?本文就为您详细讲解。
什么是新生儿肺炎?
新生儿肺炎是指因各种病原体或吸入胎粪、羊水或乳汁等造成的肺部炎症,其轻重程度根据肺炎的致病因而有所不同。在婴儿时期,肺炎比较常见,且一年中任何季节都有可能发生,但大部分集中在寒冷季节或气温骤降时。一般是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开始的,逐渐向下蔓延,最终成为新生儿肺炎。
新生儿肺炎是怎么引起的?
1.内在因素。新生儿的呼吸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免疫功能也比较弱,所以新生儿更容易患上肺炎。
2.环境因素。新生儿肺炎的发生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如果新生儿的起居室比较拥挤,不能经常通风,日照不足及冷暖失调、空气污浊,这就会导致新生儿的免疫力更低,容易感染病原体,进而发生肺炎。
3.病毒或细菌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等都会引发肺炎,同时肺炎链球菌等细菌感染也会造成肺炎。近些年,肺炎的致病菌主要集中在肺炎支原体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方面。
新生儿肺炎有哪些症状?
新生儿肺炎的症状主要包括发热、气促、呼吸困难、咳嗽和肺部湿啰音等,一般来说,发热并无规律,早产儿和重度营养不良儿可能不发热。咳嗽较为频繁,起初是干咳,在高峰期咳嗽会有所减轻,恢复期会开始咳痰。新生儿、早产儿一般不咳痰,有口吐白沫的症状。呼吸频率较高,可达每分钟60~80次。肺部有中、细湿啰音,特别是在背部双肺下方脊柱旁较明显。
新生儿肺炎怎么治疗?
1.控制感染。在控制感染方面主要是应用抗生素,在治疗早期就应足量、足疗程,通过静脉给药。给药应持续到新生儿体温恢复正常后的5~7天,症状基本消失后的3天。一疗程为7天,停药后需要观察1~2天再出院。
2.对症治疗。如果新生儿有咳痰、咳嗽,则需要进行止咳,可以采用雾化吸入的方法进行治疗;如果新生儿缺氧、发绀,可以给予吸氧;如果烦躁,可以进行镇静,但如果发生呼吸衰竭时,不可镇静。
新生儿肺炎如何护理?
1.改善起居环境。患儿起居环境应当每天通风2次,每次20分钟,如果天气寒冷,应先将患儿转移到其他房间,待通风结束后再回到该房间。适宜的室内温度是24~26℃,湿度应控制在55%~65%,如果室内温度过高,可以开门通风,必要时可以开启空调,湿度不足时,可以开启加湿器。
2.注意保暖。护理人员一方面要勤测患儿体温,确定其是否有发热;另一方面,要给患儿做好保暖,但也不要穿太多衣服或盖太多棉被捂汗。患儿排尿或排便后,要及时将尿布换下来,彻底洗净后放在太阳下暴晒消毒。
3.维持正常呼吸。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患儿的呼吸情况,如果痰多且无法排出,可以采用叩背的方法,帮助宝宝将肺泡和呼吸道的分泌物在振动的作用下排出来。正确的叩背方法是大人将五指并拢,手背弓起呈空心状,在宝宝背部从下往上,从外向内轻轻叩击。如果始终无法排痰,必要时可以做雾化治疗或者吸痰治疗。对于早产儿或新生儿来说,一般表现为口吐白沫,要注意将宝宝的头偏向一侧,并且在宝宝吐出白沫的时候及时清理干净。同时,也要定期给宝宝清理鼻腔,如果有干痂,可以使用棉签沾湿后将其取出。
4.补充水分。对于吃母乳的孩子,可以增加哺乳量。对于吃奶粉的孩子,可以使用小勺喂水,无论是哺乳还是喂水,都要少量多次,注意观察宝宝的状态,避免呛咳。吃奶后,一定要为宝宝拍嗝,让宝宝趴在大人肩膀上,五指并拢手背弓起,轻轻叩击宝宝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