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西药房探秘:药品分类与储存之道
2024-06-07 16:22:32
作者:付军芹
作者单位:招远市张星镇宋家卫生院
我们每次去医院时西药房内部的布置总是让人叹为观止,一盒盒药物整齐地摆放在柜台之上,大的小的、红的绿的、蓝的紫的、冲剂药、胶囊药、口服液各种药物数不胜数,很多人就会奇怪西药房药物的存放规则是什么呢?总是感觉这些药物摆放得很乱,很随意。但其实并不是哦,要知道西药房中的药物很多,有各种易混淆和高危药品,为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医院对于药房药品位置的摆放有严格的分类与存储要求,在我们看来混乱的药房,其实都是药品都是分类摆放和储存的。今天一文带你了解西药房的秘密,药品分类与储存之道。

药品分类之道

西药房的药品大致可以分为七类,对于这七类药品的分类与陈列摆放要求都各有不同,药品要按照它的分类和用途进行有序陈列,从而方便患者查找和药师管理。而且在摆放的过程中要符合药品安全要求,如避免阳光直射、保持干燥等,下面就来了解一下七种药品的分类吧。

一、新药与特药

新药是指尚未被广泛使用,经过临床试验验证并在市场上新推出的药品。特药则通常指具有特殊疗效、针对罕见疾病或严重病症的药品。这类药品由于其特殊性,需要单独存放,并由专门的药师进行管理和分发。

二、普药与传统药

普药指的是市场上广泛流通、常用于一般疾病的药品。传统药则是指那些经过长时间验证、历史悠久的药品。这两类药品通常稳定性较好,但仍然需要根据其特性进行分类储存,以确保药品质量。

三、处方药与非处方药

处方药是指需要经过医生开具处方才能购买的药品,通常具有较强的药理作用,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非处方药则是指那些不需要处方,患者可以直接在药店购买的药品,一般用于常见的轻微病症。这两类药品应明确区分,避免患者误用。

四、内服与外用药

根据药品的使用方式,可以将其分为内服药和外用药。内服药通常经过消化系统吸收,作用于全身或特定部位。外用药则直接涂抹在皮肤上或通过其他途径(如滴眼液、喷剂等)使用。这两类药品在储存和使用时需要注意区分,避免混淆。

五、剂型分类

药品的剂型也是分类的重要依据。常见的剂型包括片剂、胶囊、注射液、颗粒剂、软膏等。不同剂型的药品在储存和使用时需要注意其特点,例如注射液需要避光、冷藏等。

六、抗生素类

抗生素是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由于其特殊的作用机制和潜在的耐药性,抗生素的使用和管理需要格外谨慎。在储存时,需要注意避免高温和潮湿,以确保其有效性。

七、毒性药品管理

毒性药品是指那些具有较大毒性或潜在风险的药品。这类药品需要严格管理,包括限制其储存量、加强员工培训、建立严格的领取和使用流程等。

药品储存之道

在西药房中,药品的储存环节对于保证药品质量和患者的用药安全至关重要。药品的储存需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方法,确保药品在储存期间保持其原有的质量和疗效。药品的储存首先要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上的指示进行。说明书通常会明确药品的储存温度、湿度、光线等条件,这些都是确保药品稳定性和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并按照其性质、用途和管理要求进行分类储存。例如,新药与特药、普药与传统药、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内服与外用药等,都应分别存放,避免混淆。同时,对于不同剂型的药品,如片剂、胶囊、注射液等,也应根据其特点进行储存。严格控制药品的储存环境要保持干燥、通风、避光,并远离火源和易燃物品。对于某些特殊药品,如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毒性药品等,应实行特殊管理。进行专柜存放,专账记录,并配备防盗报警装置。药品在储存期间应定期进行检查,对于储存环境的温湿度等条件也应进行记录,以便及时调整储存条件。

药品分类与储存的注意事项

除了上述的药品分类与储存之道,此外,药品的储存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药品应存放在干燥、通风、避光的地方,远离火源和易燃物品。

(2)药品应存放在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避免误食或误用。

(3)药品应定期进行检查,确保没有过期或变质的药品。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