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药物选择:病人在进行靶向药物治疗时,需要根据患者的肿瘤病变类型、临床分期等确定,符合靶向治疗适应证的患者可以使用靶向药物进行治疗。但部分患者可能存在基因突变的情况,因此需要先进行基因检测,如果存在基因突变,则可以遵医嘱使用相应的靶向药物进行治疗:
2.按时服药:病人在进行靶向药物治疗时,应该严格按照医生的医嘱进行服用,定时、定量服药,空腹或餐后2小时服药,避免漏服,不能因各种原因擅自更改剂量或停药,剂量的变化会导致血药浓度产生波动,从而影响疗效,导致耐药性的提前出现,甚至产生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
3.合理饮食:病人在进行靶向药物治疗时,可能会出现食欲不振、厌食、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建议食用清淡、易消化、高营养的食物,避免摄入辛辣刺激、高温油炸、烧烤、腌制、腊熏、生冷的食物,多饮水,勿饮酒。多吃新鲜的蔬菜及水果,服用靶向药的病人一定不能吃西柚、石榴、杨桃这些水果,这些水果含有柚苷、呋喃香豆素类和类黄酮化合物柑桔素等成分,能抑制肝脏、肠道系统中CYP3A4酶的活性,干扰人体对药物的吸收利用,升高血液中药物含量,从而增加药物服用剂量,导致药物摄入过量。
4.药物的配伍禁忌:病人在进行靶向药物治疗时,有一些药物可能在服用后,诱导代谢靶向药的酶产生,药物代谢速度加快,药物浓度降低,会让药物疗效大打折扣,比如糖皮质激素、利福平、异烟肼、苯妥英、卡马西平、巴比妥等药物,还有治疗胃病的雷尼替丁、埃索拉美唑等药物,能使胃内的PH值升高,影响对靶向药的吸收,从而降低药物的疗效。
5.监测毒副反应:病人在进行靶向药物治疗时,可能会出现高血压、皮疹、腹泻、蛋白尿、手足麻木、疼痛、乏力等不良反应,如果出现上述症状,一定要及时告诉医生,医生会根据不同的表现进行干预和调整
6.治疗周期及停药时机:病人在进行靶向药物治疗时,通常需要持续服用一段时间才能达到最佳疗效。靶向药吃多久可以停药是没有办法确定的,具体疗程取决于疾病类型和严重程度,同时还需要根据治疗后的效果判断,一般需要一年或者是三年。晚期病人如果病情稳定,建议继续使用靶向药物,以确保恶性肿瘤始终处于稳定和未发展状态,如果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或其他问题,应及时告知医生并考虑停止治疗。
7.定期复查:病人在进行靶向药物治疗时,需要定期去医院进行复查,以评估药物的疗效和机体的耐受程度。通过复查,医生可以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8.其他注意事项:病人在进行靶向药物治疗前需完善相关检查,明确是否存在禁忌证。如果存在严重感染、出血、休克、肝脏或肾脏疾病、心脑血管疾病、过敏、妊娠期女性、孕妇以及哺乳期女性等情况,则不建议进行靶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