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雾化?
雾化是一种治疗疾病的方法,通常被称为雾化吸入疗法。它的原理很简单,就是将药物通过特殊的处理变成非常细微的雾状微粒,然后让这些微粒通过呼吸进入患者的气管和肺部,从而实现药物的吸收和治疗效果。在雾化疗法中,药物以气溶胶的形式输出,随着呼吸气流进入患者的体内。因为气溶胶具有很大的接触面积,能够更有效地与气道表面的黏膜上皮细胞接触,发挥药效。
雾化治疗通常分为口含式和面罩式两种。口含式适合年龄较大、能够正确掌握和配合使用的儿童,病情相对轻或中度的患者。而面罩式适合年幼儿或病情较重、无法正确使用口含式雾化器的患者。
儿童雾化治疗主要用于呼吸系统疾病,包括但不限于哮喘、支原体肺炎、急性喉炎、上呼吸道感染等。这种治疗方法能够有效地将药物送达患者的呼吸道,从而缓解症状和促进康复。
在使用家庭雾化器时,需要注意什么?
1.雾化姿势:
✭对于年龄较大、配合度较高的孩子,最好选择轻松直立的坐姿进行雾化,这样有利于药物顺利进入气管和肺部。
✭对于年龄较小、配合度不高的孩子,家长可以在孩子入睡时进行雾化治疗,将孩子抱在怀里,确保雾化药物不会洒出,并保证雾化气体可以顺利喷出。
对于一些手持式雾化器来说,雾化姿势并不会对雾化效果产生影响,因此家长可以让孩子选择自己认为舒适的姿势进行雾化治疗。
2.宝宝状态:
✭在进行吸入治疗时,尽量让宝宝保持安静的状态。宝宝哭吵时,吸气会变得短促,药雾微粒主要以惯性运动方式留存在口咽部,这样容易影响雾化效果。
✭确保面罩与宝宝的面部密封贴合,这样能够保证药物雾化效果相对较好。若使用儿童雾化器,注意选择适合宝宝年龄和面部尺寸的面罩,以确保有效的药物吸入。
3.雾化治疗前后:
✭雾化前:当使用激素药物时,避免在面部涂抹油性面霜或护肤品,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和效果。在雾化治疗前半个小时,尽量不要让宝宝进食,以免在治疗时发生呕吐。
✭雾化后:雾化治疗结束后,及时让宝宝洗脸,尤其是面部,以减少药物在面部皮肤的吸收。雾化后建议宝宝漱口或多喝水,以减少药物在口咽部的残留,并避免药物的刺激和不适感。
4.药师提示:
✭如果宝宝难以自主漱口,可以适量饮水或用棉签蘸生理盐水擦拭口腔,以帮助清洁口腔。
✭鼓励宝宝以口腔吸气、鼻腔呼气、平稳呼吸的方式进行雾化治疗,这样更有利于药物进入肺部。
✭在使用雾化药物前,应咨询医师或药师,不建议自行使用或调整剂量。
✭每次雾化所需的药液应现配现用,不要将上次雾化剩余的药液留至下次使用,以确保药物的新鲜和有效性。
小贴士:
此外,选择了一些家长们疑虑较多的问题进行解答,希望可以帮大家解惑。
1.一有呼吸问题就雾化,会产生依赖吗?
雾化治疗并不会导致药物依赖,因为我们使用的雾化药物通常不具有成瘾性。推广雾化治疗是因为其多种优点,但在治疗过程中,我们仍然会遵守合理用药的原则,不会盲目使用药物。
2.雾化后排痰还是排痰后雾化?
在雾化治疗和痰液排出的时机选择上,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在雾化后,气道往往会产生更多的痰液,这时候可以通过吸痰或排痰的方式清除气道中的痰液。这样可以保持呼吸道通畅,让药物更容易进入下呼吸道发挥治疗作用。如果宝宝气道已经有很多痰液堵塞,建议先进行吸痰或排痰,清除气道中的痰液,然后再进行雾化治疗。这样可以确保呼吸道通畅,让雾化药物更容易到达目标部位,提高治疗效果。
再雾化过程中,还需与家长密切合作,向他们解释治疗的必要性,并提供适当的支持和指导,帮助他们消除对治疗的恐惧,鼓励他们积极配合治疗。让儿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雾化治疗,从而有效地缓解呼吸道问题,并提高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