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产后出血?
产后出血是指在产后24小时之内累积失血量超过1000毫升或是失血伴低血容量的表现或体征。产后出血主要分为原发性产后出血和继发性产后出血。原发性产后出血经常发生在产后24小时以内,而继发性产后出血则是产后24小时至12周以内的过量出血。
二、产后出血的原因有哪些?
1.子宫收缩乏力
一般来说,胎盘在排出之后,子宫肌纤维就会立刻收缩,使其间原来开张的血窦受压血流淤滞血栓形成能迅速使流血量减少。而任何影响子宫肌纤维收缩和缩复功能的因素,都会引发产后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而出现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可以分为全身性因素和局部因素。全身性因素主要是因为产妇平时身体较为虚弱,或是具有急慢性病史,或是精神紧张使用过多的镇静剂等。而局部因素是指产妇子宫发育不良、产妇反复分娩,子宫肌纤维受损、子宫肌壁过度膨胀等。
2.软产道撕裂
产妇在妊娠过程中软产道血管中充血,如果在分娩的过程中出现软产道撕裂伤,就会导致产妇出现大出血的情况,尤其是在阴道上部宫颈和子宫,在这些部位产生撕裂伤难以快速止血,进而引发产后出血。而引起软产道撕裂的原因有很多:
①急产:在急产过程中会因为产力过强或是产妇用力过猛,在会阴没有充分扩张的情况下分娩胎儿,进而引起软产道裂伤。
②巨大胎儿:如果在产前没有对胎儿大小进行准确的预估,没有切开会阴或是切口不够大,也会造成软产道裂伤。
③产科手术:如果在产科手术中出现操作不当,则会对产妇会阴阴道、宫颈以及子宫下段等部位造成裂伤,引发产后出血。
④形成血肿:如果在缝合伤口的时候没有完全止血或是在宫颈、阴道穹隆裂伤向上延伸,会使阔韧带内血管撕裂而形成血肿,引发产后内出血。
⑤会阴弹性和伸展性差:如果产妇会阴先天发育不良或是存在外阴阴道炎症、白色病变等,也会造成软产道裂伤。
3.胎盘残留或滞留
只要是会对胎盘正常剥离或娩出的原因都会导致胎盘残留或滞留,进而引发产后出血。如果胎盘没有全部剥离或是完全植入通常不会出现出血,只有在胎盘部分剥离或是在剥离之后依旧滞留在子宫腔内,导致子宫缩复和收缩,子宫内血窦无法关闭而引发产后出血。在剖宫产率和人工流产率不断提升的背景下,胎盘粘连和植入的机会也增多,这也是影响正常胎盘剥离和娩出的因素。除此之外,过早揉压子宫、牵引脐带、子宫收缩乏力、子宫肌瘤、胎儿畸形、胎盘嵌顿等情况的出现,都会导致胎盘残留或滞留,将血液淤积在子宫腔内,形成隐性出血或是大量外出血的情况。
4.凝血功能障碍
产妇凝血功能障碍也是引发产后出血的重要原因。在产科范围内,凝血功能障碍通常会发生在重型胎盘早剥妊高征、宫内死胎潴留过久、羊水栓塞等情况中,但因为这一因素引发产后出血的现象比较少。
三、产后出血如何治疗?
1.非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方法主要包含子宫按摩或压迫、使用宫缩剂和止血药物、纠正贫血等方法,这些方法相对较为简单,产妇无需经受更多的痛苦。
2.手术治疗
(1)宫腔填塞术:也被叫作宫腔纱条填塞法,主要是通过向产妇宫腔内填塞纱条的方式止血。医生需要一只手固定宫腔底部,一只手使用卵圆钳填塞纱条,从宫腔底部开始填塞,并在宫腔下段伸出宫颈口,以便于后续取出阴道内的纱布。
(2)宫腔水囊压迫法:主要是在产妇宫腔填塞水囊,这一治疗方法的优势在于可以根据产妇宫腔的大小和形态注入生理盐水,不仅能够起到压迫出血部位、止血等作用,还能够实现宫腔引流,以免宫腔内积血。除此之外,该方法还能够对产妇宫腔出血量进行记录。水囊可以在手术过程中经腹放置,也可以在手术之后经阴道放置。
(3)局部缝合术:在剖宫产手术过程中,医生可以将自己能看见的活动性出血点以8字、U字方式进行缝合止血。在子宫前壁下段可以行全层贯穿缝合,后壁可以行粘肌层缝合。
(4)血管结扎术:该手术治疗方法主要包含子宫动脉结扎和髂内动脉结扎。子宫动脉结扎手术比较适合剖宫产手术中子宫收缩乏力以及胎盘因素引发的出血,或是子宫切口撕裂后局部止血困难的产妇,该手术缝合的位置通常选择在子宫下段横切口下方2-3cm处,避免对产妇膀胱和输尿管造成损伤;髂内动脉结扎手术比较适合子宫颈或盆底渗血、阔韧带出血、腹膜后血肿的产妇,在结扎之前需要准确辨认和区分髂外动脉和股动脉。
(5)子宫压迫缝合术:该手术经常是B-Lynch缝合,在子宫切口下方3cm,距宫旁3cm处进针,切口上方3cm,距宫旁4cm处出针,在穿透宫腔绕至前壁后,在子宫切口下方缝线、打结。
总而言之,产后出血极有可能危害产妇的生命安全,医护人员应当尽量避免产后出血情况的出现,并在出现的第一时间采取治疗和止血措施,保证产妇分娩顺利,并快速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