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是指妊娠与血压升高并存的一组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常见疾病,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和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该病临床表现多样,包括血压升高、蛋白尿、水肿、全身多脏器损害,严重时会出现头痛、视力模糊、上腹痛等症状,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会危及母体及胎儿的生命。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相关因素
⑴年龄过大(>40岁)或年龄过小(≤18岁);⑵子痫前期家族史;⑶超重(BMI≥28);⑷伴有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肾病等基础疾病;⑸双胎多胎妊娠;⑹初次怀孕或妊娠间隔大于10年;⑺初诊血压升高:舒张压>130mmHg,或者收缩压>90mmHg。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有什么症状?
孕妈妈产检时血压达到130/85mmHg以上就要引起重视,出现水肿、头晕、头痛、眼花、视力模糊症状时需要及时就诊。蛋白尿、贫血、低血小板是妊娠期高血压进展的一种表现。水肿,最常见的是脚踝部及下肢水肿。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危害
⑴危害孕妈妈健康,严重时可出现肝肾功能损害、心脑血管意外及子痫(抽搐)发作。
⑵胎儿的生长发育受限。妊娠期高血压的病因是全身小血管的痉挛,所以,子宫血管的痉挛会造成胎盘的供血不足,影响宝宝的营养物质吸收,导致宝宝发育受限。另外,妊娠期高血压的孕妇体内的尿蛋白程度可能会日益加重,会导致胎儿因蛋白摄入不足而造成胎儿出现营养不良以及发育迟缓等。
⑶胎儿容易出现早产。对于妊娠期高血压的孕妇来说,如果血压控制得不良,那么就有可能就会导致底蜕膜破裂,导致胎盘早剥,而为了胎儿以及孕妇的安全,很有可能会提前终止妊娠,造成早产。
⑷胎儿易出现宫内窘迫甚至胎死宫内。胎盘早剥是妊娠期高血压严重的危害之一,而子痫前期则是胎盘早剥的一个危险的因素。在胎儿分娩之前,正常位置的胎盘部分或者是全部从子宫壁剥离,一旦不能及时发现并且终止妊娠的话,那么就很有可能会导致胎儿出现窘迫严重者胎死宫内。
得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怎么办?
妊娠期高血压治疗的目的是预防重度子痫前期和子痫的发生,降低母胎围产期发病率和死亡率,改善预后。基本原则是休息,镇静,解痉,有指征的降压利尿,密切观察母胎生命体征,适时终止妊娠。
⑴一般治疗:对于轻度的妊娠期高血压根据病情住院或在家治疗,间断吸氧,增加血氧含量,改善全身主要脏器和胎盘氧供。
⑵降压治疗:目的是预防子痫、心脑血管意外和胎盘早剥等严重并发症,降压过程要平稳,不可波动过大。
⑶终止妊娠:妊娠期高血压的根本治疗方法就是终止妊娠。如果胎儿还没到预产期,医生会建议准妈妈卧床休息、健康饮食和服用降压药物,如果准妈妈已接受治疗但情况仍不断恶化,这就可能需要实施手术将胎儿娩出。
⑷日常护理:建议家中自备血压计,监测血压。每1-2周做一次产检,注意观察有无水肿、头痛等不适症状,一旦有异常应及时就诊;保证充足睡眠,睡姿适当选择左侧卧位,每天休息不少于10小时;建议做适量的运动,如散步和简单的家务劳动;合理安排膳食,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在日常饮食上注意选择高蛋白、低油脂的食物;要保证维生素及矿物元素的补给,低钙饮食(摄入量小于600mg/d)孕妇建议至少每天补钙1g;妊娠期间不推荐严格低盐饮食,但是全身浮肿的患者需要严格限制盐量的摄入。
如何预防妊娠期高血压?
⑴孕早期规范产检,有利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避免疾病严重发展,重视测血压、重视观察尿蛋白和体重。
⑵及时纠正异常情况。一定要关注妊娠高血压等初期反应,及时给予积极的处理。
⑶注意既往史,如果是曾经怀孕时有过妊娠高血压的孕妈妈,更要注意随时检查身体状况。
⑷注意营养和休息,孕妈妈们要保证蛋白质和维生素等营养的摄入,同时,建议保持每日休息时间在10小时以上,并以左侧卧位姿势为最佳,增进血液循环,为胎儿提供充足的血液补给。
⑸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情绪大起大落也是导致血压改变的危险因素,所以孕妈妈们孕期要注意保持愉悦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