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药师和您聊聊“钢丝上的舞者”—华法林的正确使用
2024-06-12 16:09:51
作者:江林秀
作者单位:柳州市工人医院  药学部

一、华法林是什么药物?

华法林是全球应用最广泛的口服抗凝药之一,有60余年的应用历史。由于华法林治疗窗窄,个体差异较大,影响因素多,很容易出现抗凝不足或抗凝过度的情况,因此华法林又被称为“钢丝上的舞者”。因为华法林治疗如同走钢丝一般,要小心翼翼保持平衡,使用过量时可能导致严重出血,甚至威胁生命安全,而剂量不足形成血栓一样会危及生命。

虽然现在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利伐沙班、达比加群等)使用越来越多,但对于二尖瓣中、重度狭窄和机械瓣置换术后的房颤、以及存在新型口服抗凝药物禁忌症的患者,华法林是唯一可选择口服抗凝药物。

二、如何正确服用华法林?

国内华法林主要的剂型为2.5mg和3mg,不同厂家的华法林规格和片剂颜色不同,请尽量服用同一厂家药品,如果更换其他规格或厂家的药品,建议您先跟医生或药师联系,我们会根据您的情况调整用药剂量,请勿自行判断调整用药。

华法林每天服用一次,饭前饭后均可,最好固定在下午或晚上服药。固定服药可减少漏服风险,下午或晚上服药便于当日查血后调整华法林剂量。忘记服药时,请在当天尽快补服;若第二天才想起来,不可加倍当日给药剂量补服,按原有剂量服药即可。

三、为什么服用华法林还要进行监测?

虽然华法林预防治疗血栓性疾病的作用效果良好,但是其治疗窗窄,由于受遗传、环境、药物、饮食及疾病状态等影响,华法林的个体治疗差异性极大,容易造成“抗凝不足易血栓,抗凝过度易出血”的情况。所以患者服用华法林钠期间,其抗凝强度用凝血指标中的INR(国际标准化比值)来衡量,以及时调整华法林的剂量,将凝血时间维持在目标范围内。

华法林最佳的抗凝强度INR2.0~3.0,开始服用华法林期间,需每日检测凝血酶原时间INR,并根据检测结果调整用药剂量,待INR维持在达标后,可逐步减少检测次数,并将检测间隔逐渐延长至3天、1周、2周,甚至4周,间隔不应超过1个月。     

提醒:INR检测无需空腹测定,您可自行选择合适的时间前往医院。

四、服用华法林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哪些?

(1)出血:轻微出血包括鼻出血、牙龈出血、皮肤黏膜瘀斑、月经过多等;严重出血可表现为肉眼血尿、消化道出血,最严重的可发生颅内出血。轻微出血不必停药或减量,可寻求医生帮助,寻找原因加强监测INR频次,严重出血立即停药,输注血凝酶复合物和维生素K5~10 mg等。

(2)非出血性不良反应:恶心、呕吐、腹泻、瘙痒性皮疹等。

(3)华法林可干扰骨蛋白合成,导致骨质疏松和血管钙化,孕期妇女可导致胎儿骨质发育异常,应在医生指导下服药。

五、哪些食物会影响华法林的药物效果?

保持饮食习惯很重要,应避免摄取过多维生素K,以免降低华法林功效。富含维生素K的蔬菜包括:香菜、洋葱、海带、菠菜、薄荷叶、西兰花、罗宋汤、豆芽、甘蓝、胡萝卜等;其他食物包括:奇异果、苹果、李子、开心果、菜籽油、牛油果、绿茶叶、菊花、人参、蛋黄、猪肝等。

增加华法林作用的食物包括:潘石榴、樱桃、菠萝、葡萄、草莓、柑橘、蒜、生姜等。

整体原则:服药华法林期间,应尽量保持饮食结构的均衡或稳定,不必特意的偏食或禁食某种食物,食用水果时不应随季节变化出现偏食,注意不要吃太多即可(比如突然某天食用大量的高维生素K食物)。  

六、哪些药物会影响华法林药效?

华法林和许多药物会产生相互影响,在服用华法林期间,开始和停止服用任何药物时,应及时告知您的医师或药师,这是十分重要的,并且可能需要频繁的监测INR,以防止其他药物与华法林产生相互作用而影响疗效。

增加华法林抗凝效果的药物有:阿司匹林、水杨酸钠、吲哚美辛、保泰松、奎宁、阿奇霉素、甲硝唑、环丙沙星、甲磺丁脲、西咪替丁、别嘌呤醇等,中草药有丹参、当归、银杏(叶)、大蒜、木瓜等。

减弱华法林抗凝效果的药物有:苯妥英钠、巴比妥类、利福平、异烟肼、硫糖铝、奥美拉唑、四环素、维生素E,中草药的人参、连翘等。

不能与华法林合用的药物有: 肾上腺素、阿米卡星、缩宫素、盐酸氯丙嗪、盐酸万古霉素等。   

总结 

定时服药,定期监测,保持饮食均衡,在医师的指导下合理服用药物,切勿自行增减药物,出现异常及时就诊!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