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揭秘生育力的钥匙——认识精液检查
2024-06-12 16:39:33
作者:农东芳
作者单位:横州市妇幼保健院 检验科

随着现代生活和工作压力越来越大,男性熬夜、抽烟和喝酒的比例越来越高,不育人群比例逐年上升,精液检查作为男性生育能力评估的关键步骤之一,也是男性生殖健康检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一系列科学检测,帮助医生了解精液的各项指标,从而判断男性的生育潜力。

一、什么是精液检查?

精液检查,又称精液分析,是一种医学检测手段,也是评估男性生殖健康和生育能力的关键。

1.该检查通过分析男性的精液样本,来评估精子的数量、质量和活力,以及精液本身的一些特性,包括但不限于精液量、颜色、液化时间、酸碱度(pH值)、精子浓度、精子活力、精子形态和存活率等。

2.精液常规分析为临床诊断正常精液、少精症、弱精症、无精症等提供参考依据, 是目前男性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诊断、病情监测及预后判断的基础实验室指标;同时,也为临床评估患者的生育能力、探索不育的病因、选择辅助决策生殖技术等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检查前需要做什么准备工作?

1.做精液检测时不需要空腹,如果做精液检测当天没有抽血项目的话建议可以适当吃点东西,让取精时身体处于一个最佳状态。

2.取精前避免饮酒、不吸烟、不要熬夜、不要做过多的体力劳动,注意预防感冒。

3.进行精液常规检验前的2~5天内避免性行为和排精。频繁的性行为或排精可能会导致精子数量的减少以及精子活力和形态的改变,影响检验结果的可靠性。

三、正确的取精流程

1.采集精液需禁欲几天:一般建议检查前应禁欲2~5天。如果需要多次采集标本,每次禁欲天数均应尽可能一致。

2.采集精液标本的次数:由于精液分析检查时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环境,温度等,所以可间隔1~2周进行复查2~3次精液检查,对结果进行对比。

3.采集精液的方法过程:①采集前,采精者应尽量排尿,并用肥皂清洗双手和阴茎,减少来自皮肤微生物导致精液标本污染的风险。②最常用且推荐的采集方法是手淫,直接将精液射入干净、干燥、无菌的容器中。这种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确保样本的完整性。③避免使用避孕套,因为其材料和润滑剂可能影响精子的活性和数量。

4.存储精液的容器:使用专用的清洁容器。

5.转送精液标本:无论在医院还是在家采集精液,都应尽量在采集后1小时内保温送检。送至实验室期间,标本温度尽量保持在20~37℃。冬季转送标本时,可将标本放进内穿衣口袋内,但要注意防止容器倒置溢漏。

6.其他注意点:精液标本也是可能含有危险的传染性病原体,所以在处理自己的不需要的精液标本时候,应格外小心,勿将其与他人接触。

四、如何看懂精液检查结果分析

1.看精液颜色:正常人的精液颜色是灰白色或稍带黄色,长久没性生活的颜色可更黄些。精液发红或夹有血丝、血凝块,称为血精,可见于精囊炎。

2.看精液体积:精液主要是由精囊和前列腺的分泌液组成,正常体积范围是≥1.5ml。

3.看精液液化时间:正常的精液,液化时间在5~30min。若≥1小时不液化,即为异常。

4.看酸碱度:正常人应为7.2~8.0,过酸偏碱都可影响精子的活动和代谢,精液过酸与过碱可能由不同的疾病造成。

5.看活动力:精液检查重点要看精子活力,精子活动力即精子的运动能力。精子活动力分为a、b、c、d四级:

a级:快速前向运动。b级:慢速或呆滞的前向运动。c级:非前向运动;d级:不动或是死精。

前向运动(PR):精子向前运动,正常参考值大于32%(a+b),或40%以上(a+b+c)属于正常;否则为异常。

6.看存活率:通常在射精后一小时内,具有活动能力的精子应不少于70%(一般为60%~80%),若少于60%则为弱精子症;若精液里的精子全部为死的,则可能为死精子症。

7.看畸形率:精液当中并不是所有精子都正常,有一定数量的畸形,如呈巨大头、蘑菇样头等。参照WHO精液常规标准。8.看精子数:精子数包括精子密度和精子总数两方面。

9.看炎症细胞:正常精液中白细胞要少于一个“+”号。白细胞增多表明生殖道或副性腺存在感染。

精液常规分析是评估男性生育力和诊断生殖系统疾病的重要指标,但是各指标不是唯一的,孤立的,不能根据单一指标下定论,需要结合临床情况,并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所以还是要听取医生的专业意见和指导!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