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法布雷病:揭秘遗传密码,点亮生命之光
2024-06-07 16:43:40
作者:欧秋云 夏羽 吴友园
作者单位: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
38岁的刘老师来医院看病,医生告知他得的是法布雷病,刘老师很疑惑:“什么是法布雷病??”带着刘老师的问题,我们来一起说说法布雷病的那些事。

法布雷病,这个名字听起来可能有点陌生,但它其实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就像身体里的一个小故障。想象一下,我们的身体就像一个精密的机器,需要各种各样的“小工具”来正常工作。在法布雷病中,一个重要的“小工具”--α-半乳糖苷酶A,因为基因的一个小错误,不能正常工作了。这个“小工具”的任务是帮助我们的身体分解一些脂肪物质,但当它失效时,这些脂肪就会在身体的各个角落堆积起来。

这些脂肪如果堆积在心脏,就可能让心脏的肌肉变得过于厚实,这在医学上叫做左心室肥厚。这就像心脏穿上了一件太紧的夹克,让它工作起来很吃力。此外,这些脂肪还可能干扰心脏的电信号,就像电话线路出了问题,导致心脏的跳动不再那么有节奏。在严重的情况下,这可能会导致心脏无法有效地泵血,影响整个身体的运作。

过去我们认为每117,000到50,000人中才有一个人患病,但最新的研究显示,实际上可能每8,800个新生儿中就有一个患有这种疾病。

它有两种类型:经典型和迟发型。

经典型通常在儿童时期就开始显现症状,男孩更容易患上。他们可能会感到手脚疼痛,出汗少或者根本不出汗,还可能长有特殊的皮肤疹子,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可能会遇到肾脏问题,心脏问题,甚至脑部问题。

迟发型则多见于成年后的女性,她们的症状可能较轻,主要影响心脏和肾脏。有研究指出,迟发型的患者数量可能是经典型的10倍。在中国,男性患者中有超过三分之二属于经典型,而女性患者中有四分之三属于迟发型。心脏是FD最常见的受影响器官,随着年龄的增长,受影响的几率也在增加,心脏问题也是导致FD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法布雷病可能导致心脏、神经系统、皮肤、肾脏和眼睛等多系统出现问题。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至关重要。

如果有人心脏肌肉变厚(医学上称为左心室肥厚),但又没有高血压或主动脉瓣狭窄等常见原因,医生会特别留意一些额外的迹象,这可能意味着他们可能患有法布雷病。下面是一些医生会注意的信号:

1.心脏的警示信号:如果心脏的某些部位,比如乳头肌或右心室,也变厚了;心电图上显示PR间期(心脏电活动的一个指标)变短;通过一种叫做斑点追踪的技术,发现心脏的某些区域运动减弱;通过心脏磁共振成像(CMR)发现心脏肌肉的某些特性异常。

2.心脏外的警示信号:皮肤上出现特殊的红疹,称为血管角质瘤;手脚感觉异常,比如烧灼感或麻木;出汗减少或不出汗;50岁以下发生的中风,尤其是影响大脑后部的;眼睛的角膜出现浑浊;肾功能出现问题,比如尿液中有蛋白质;听力下降。

3.家族史:如果家族中有因为X染色体遗传而患有肾脏或心脏疾病的成员。

这时候医生会做进一步的检查来确认,包括血液检测、基因分析,有时还需要组织活检,以确保诊断的准确性。

得了法布雷病该怎么治疗呢:

1.法布雷病患者的心脏问题需要个性化和综合的治疗计划,包括药物治疗、心脏设备植入,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考虑心脏移植。

2.还有几种特殊方法,酶替代疗法是最主要的治疗手段,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心脏状况和生活质量。分子伴侣疗法是一个有前景的新选择,但还需要更多的研究和应用。

法布雷病患者应该接受长期的医疗团队跟踪,以监控病情的变化。儿童时期很少出现心肌病,病情发展较慢,可以每2到3年看一次心脏科医生。如果是经典型法布雷病患者,需要更频繁地进行检查。男性患者20岁以上,女性患者30岁以上,每年至少需要进行一次检查,建议每3到6个月检查一次。

确诊为法布雷病心肌病后,每年至少需要进行一次检查,包括血液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和48 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每两年还需要进行一次心脏磁共振成像检查。

因为法布雷病是遗传性疾病,所以对于所有打算要孩子的男性和女性患者,都应该提供遗传咨询,必要时进行产前诊断或胚胎植入前的遗传学诊断。对于患者的家庭成员,也应该进行筛查,以确定是否有法布雷病。

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进步,我们对法布雷病的了解越来越深入,治疗方法也在不断改进。尽管这是一种遗传性疾病,但通过及时的诊断和恰当的治疗,患者完全有可能过上接近正常的生活。重要的是,我们要提高公众对法布雷病的认识,确保患者能够尽早得到帮助。让我们携手合作,为法布雷病患者及其家庭提供支持,共同创造一个更加健康和包容的未来。

分享到: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