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预防脑卒中,保护血管健康
2024-06-12 10:09:51
作者:顾宝清
作者单位:山东省国欣颐养集团枣庄中心医院 康复科

脑卒中是一组突发的脑血流循环障碍而导致的疾病,近年来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现象,其致残率和致死率都很高,目前已成为全球第三大致残原因,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后会残留功能(心理、运动、吞咽)障碍,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给很多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因此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要降低发病率和复发率,有效的预防比早期治疗更重要。那么,该如何预防脑卒中呢?

脑卒中会出现怎样的危险信号

牢记 Befast口诀:“B”——Balance 是指平衡,平衡或协调能力丧失,突然出现行走困难;“E”——Eyes 是指眼睛,突发的视力变化,视物困难 ;“F”——Face 是指面部,面部不对称,口角歪斜;“A”——Arms 是指手臂,手臂突然无力感或麻木感,通常出现在身体一侧;“S”——Speech 是指语言,说话含混、不能理解别人的语言;“T”——Time 是指时间,上述症状提示可能出现卒中,请勿等待症状自行消失,立即拨打 120 获得医疗救助。发病 4.5小时内及时到达就近卒中中心进行救治,是患者获得有效治疗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的关键。

脑卒中诱发危险因素

1.秋冬季节转换,温差变大,低温环境下,血管会加剧收缩,血管阻力及血压升高;同时天冷时多数人口渴感觉减弱,喝水比其他季节要少,血液黏稠度容易升高。

2.如果同时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肥胖、高脂血症、吸烟等多种危险因素,脑血管动脉硬化,血管状态本来就较差的情况下,极易诱发脑血管疾病发生。

3.不健康生活行为,如情绪激动、忌暴怒、惊恐;饮食、作息不规律,熬夜等。

脑卒中的预防措施

1.控制好脑血管病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脂、高胆固醇、糖尿病等疾病患者是脑卒中的高发人群,要定期检查,坚持服药,在医生指导下控制达标。尤其是高血压是引起脑梗死的独立首要危险因素,千万不能自行调换、更不能停止服药。

2.发现症状尽早就医。脑卒中早期症状的发现和识别非常重要,时间就是大脑,脑血流每中断1 分钟,就会有 190 万个神经元死亡;中断 5 分钟,就会造成不可逆的神经功能损伤。

3.室外温度下降易诱发血管病变,天冷发生脑出血的危险性大大增加,气温降低时及时添加衣物防寒保温。

4.保持心理健康,做好情绪和睡眠的管理,保持良好的睡眠,规律作息,避免熬夜。

5.健康饮食。平衡能量摄入,多吃全谷物,控制食物总能量,减少精致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避免吃太多的脂肪,在保持适量脂肪的基础上还应当注意减少饱和脂肪酸摄入;要有意识地多吃蔬菜;建议食盐每日摄入量控制在5克以下.

6.适量运动。规律体力活动可降低血压、血糖、血脂和体重,以改善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和肥胖等脑卒中主要风险因素,是预防脑卒中的重要手段。

7.控制体重这也是预防脑卒中的基础,肥胖容易患有高血压、血糖高、体重高,所以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饮食,养成每日运动习惯。定期测量体重,同时要学会计算BMI【BMl=体重(kg)/身高(m)2】和判断风险程度。BMI在18.5~23.9之间为正常范围。

8.戒烟戒酒。香烟中含有尼古丁会使体内血管痉挛及出现血管壁损伤等不良症状,会引起血栓;少量饮酒有助于活血,但大量饮酒引起动脉硬化,导致人体血管血栓脱落,会增加患脑卒中风险。

结束语

脑卒中,被称作"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对人体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并具有高残疾率、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经济负担和高复发率等特点。由于一直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预防被认为是最好的措施,即通过改变不健康生活方式,积极主动控制疾病危险因素,从而达到使脑血管病不发生或推迟发病年龄的目的。从各方面来预防脑卒中,但不管从哪个方面预防,都贵在坚持,可从日常生活方面保健入手,要改变错误的观念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脑卒中的重要环节,有意识避免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有规律的生活、加强锻炼,戒烟戒酒及每天适量运动对预防脑卒中是极其重要。

分享到: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