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事实上,我国一直以来都是食管癌的高发地区。这种现象与我们长期以来的饮食和生活方式息息相关。特别是在当今物质生活丰富的社会,熬夜、食用腌制食品、过度依赖富含科技成分的工业化食品以及含有大量防腐剂的食品等等,都潜在地埋下了食管癌的种子。我们应该深入了解这种疾病,培养健康的生活和饮食习惯,以防范可能的风险。
带你认识食管癌
食道是人体内负责将食物输送至胃部的一条肌肉组织构成的通道,全长约25厘米,内壁覆盖着一层易受损伤的粘膜。若食道屡遭不良刺激,可能导致形态和功能方面的变化,使其变硬、弹性降低,进而影响吞咽功能。这种长期累积的损伤可能引发慢性炎症、溃疡,最终演变为癌症。
食道癌是一种发生在下咽至胃食道结合处的癌症,主要分为食道鳞癌和食道腺癌两大类型。食道鳞癌是源自食道鳞状细胞的恶性上皮肿瘤,而食道腺癌则主要发生于食道下1/3处的巴雷特食道黏膜上腺管状分化的恶性上皮肿瘤。
食管癌的成因
1.饮食习惯。食管癌的发病和个人的饮食习惯息息相关,有一句形象的说法是“病从口入”,这句话并不是毫无道理的。长期摄入过烫的食物会导致食管黏膜多次遭受灼伤,进而引发食管黏膜长期处于“炎症-损伤-修复”的状态,最终可能诱发食管癌的发生。此外,过量摄入腌制食品、霉变食品中的亚硝酸盐、黄曲霉素等致癌物质也会增加患食管癌的风险。因此,合理饮食对于预防食管癌至关重要。
2.吸烟与饮酒。吸烟会使有害物质在食管停留,损害食管细胞;长期酗酒则会直接刺激食管黏膜,使其发生病变。
3.遗传因素。家族中有食管癌病史的人,可能携带相关遗传易感性,患病风险相对较高。
4.胃食管反流病。长期的胃酸反流刺激食管,可导致食管炎症和组织改变,进而增加癌变几率。
5.环境因素。长期生活在污染严重的地区,或接触某些化学物质,也可能与食管癌的发生有关。
哪些症状可能提示得了食道癌?
食管癌在早期常常表现不典型,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然而,一旦进展到晚期,治疗难度大大增加,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带来严重影响。
1.吞咽困难。这是最典型的症状,开始可能只是吞咽固体食物困难,逐渐发展为吞咽流食也困难。
2.胸痛。可表现为胸骨后隐痛或烧灼感。
3.咽部异物感。感觉咽部有东西,但又咳不出、咽不下。
4.消瘦、乏力。由于进食困难,营养摄入不足,导致身体逐渐消瘦、乏力。
5.声音嘶哑。肿瘤侵犯喉返神经时会出现声音嘶哑
食管癌的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是治疗食管癌的首选方法,根据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手术方式包括局部切除、部分切除或全切除等不同方式。放射治疗则是可以用来治疗早期食管癌或作为手术后的辅助治疗手段。另外,还有化学治疗这一治疗方式,通过药物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通常会和手术或放射治疗联合使用,以提高治疗的有效性。
如何预防食管癌?
1.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进食过烫的食物,过热的食物会烫伤食管黏膜,长期反复刺激容易引发病变。减少腌制、熏制和霉变食物的摄入,这些食物中往往含有致癌物质,如亚硝酸盐等。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和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有助于维持食管的健康。
2.戒烟限酒。吸烟是导致食管癌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在食管内积聚,增加患病风险。过量饮酒也会对食管造成刺激和损伤。
3.注意口腔卫生。保持口腔清洁,及时治疗口腔疾病,避免细菌等有害物质通过口腔进入食管。
4.积极治疗食管疾病。如果患有反流性食管炎、食管白斑等疾病,要及时治疗,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恶化。
5.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规律作息,避免长期熬夜;适度运动,增强身体免疫力。
6.定期进行食管检查。尤其是对于高危人群,如年龄较大、有家族病史、长期吸烟饮酒者等,定期进行内镜检查等项目,可以早期发现病变,提高治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