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标手,是手长得像鼠标嘛?当然不是。那是鼠标用多了嘛?有一部分确实是因为这个原因。
鼠标手是一个通俗的名字,它的专业学名叫腕管综合征。
在我们的手腕,有一个管状的像隧道一样的结构,叫腕管,舟骨与豌豆骨为其的两端,月状骨及三角骨为其底部,浅面是屈肌支持带,里面有正中神经和9根肌腱通过。而正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这个隧道样的结构变窄,而位于隧道最浅面的正中神经因此受到了挤压,从而产生了正中神经相关的一系列症状,因此腕管综合征,又称正中神经挤压症。
哪些情况会使得这个“隧道”变窄呢?
“上班族”、“游戏党”每天重复在键盘上打字和移动鼠标,”手机党“频繁使用手机、从事手工作业的劳动者等等,都有可能因为过度用手造成手腕肌腱劳损发炎,使得腕管变窄,除此之外腕部的外伤、骨折、肿瘤,支持带的损伤发炎增厚以及周围软组织病变也都可能导致腕管受压变窄,最终挤压正中神经。
鼠标手的症状是怎么样的?
常见症状包括正中神经所支配的桡侧三指半(拇指、食指、中指和环指桡侧半)感觉异常、麻木、疼痛、手指无力等,通常会在从事某些活动后加重,如长时间打字、打游戏、手工活或者开车、用力抓握等。
发病的时候会感觉到拇指、食指、中指麻木无力,麻木疼痛可向上达前臂,症状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发病初期:会有间歇性手、腕部感觉异常、迟钝,伴有麻木感,有时适当甩甩手症状就可以减轻。发病中期:会出现持续的手指疼痛、麻木,动作灵活性会下降,有时候疼痛会延伸至手肘或肩膀。发病后期:会出现大鱼际肌肉萎缩、肌力减退,伸展困难。在极为少见的情况下还会出现正中神经支配区的感觉完全丧失。许多患者有夜间手指麻醒的经历,夜间手指麻木很多时候是腕管综合征的首发症状。
我们怎么知道自己是不是中招了呢?
首先可以在家中自检,检查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是否存在不适或感觉异常,手部肌力是否有明显减退,观察自己的大鱼际肌是否萎缩。还有三个简单的试验可以帮助我们,神经干叩击试验(Tinel征):沿正中神经走行从前臂向远端叩击,如果在腕管区域叩击正中神经,拇、食、中三指有放射痛者为阳性,但是该检查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不高,不能单独作为诊断的依据。屈腕试验(Phalen试验)阳性:屈肘、前臂上举,双腕同时屈曲90°,如果60秒内出现桡侧三个手指的麻木不适感,则为阳性。66%~88%的腕管综合征患者可出现Phalen试验阳性,但10~20%的正常人也会出现Phalen试验阳性。.正中神经压迫试验:检查者用拇指压迫腕管部位,如果30秒内出现正中神经支配区域麻木不适为阳性,有报道87%的腕管综合征患者正中神经压迫试验阳性。
得了鼠标手还能治吗?
治疗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1.保守治疗:腕部的制动、解除或减少高危的动作,休息,理疗和封闭治疗。
2.手术治疗:对于保守治疗无效、或症状逐渐加重的患者,可以采取手术治疗,行腕管松解减压术。
怎样预防“鼠标手”
预防重在改变不良的鼠标使用方式和手部姿势,不要长时间持续使用电脑,注意运动和休息。
选择弧度较大,接触面较宽,有助于力量分散的鼠标,用鼠标时垫高手腕,或将手腕伸直,减少或避免使用腕部力量。
并甩动手指,对腕部、肩部进行放松,同时多做屈腕动作及手指屈伸动作训练腕部肌肉。
得了鼠标手,千万别轻视
早期鼠标手可能仅出现手指麻木不适,且活动后可减轻,不容易引起重视。但到晚期,部分患者可出现大鱼际最外侧肌肉萎缩,拇指不灵活,与其他手指对捏的力量下降甚至不能完成对捏动作,严重影响了手部的功能,甚至日常生活都不能完成,比如持筷、写字等情况。
一旦出现手部麻木,尤其是拇指、食指、无名指的麻木,再加上有长期从事引起鼠标手的职业,应该高度警惕鼠标手的发生,及时到医院就医,医生会根据查体和病史,结合肌电图、超声等检查明确诊断,避免神经长时间受压而产生不可逆的损伤,影响手部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