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妊高症常见病因
遗传因素:当患者的父母,尤其是母亲,既往患有高血压病,并且在怀孕时出现妊高症,那么子女当中的女儿未来出现妊高症的可能性就会非常大。
过于劳累紧张:如果在孕期休息不好、劳累、压力大、精神紧张、经常熬夜,以上情况可以导致患者的交感神经兴奋性升高,引起血压升高的情况。
激素因素:孕期体内激素分泌的问题也可能导致血压升高,引起妊高症。
肥胖:孕妇在孕期可能由于饮食营养丰富而导致肥胖,肥胖也可以促进妊高症的发生。
其他因素:孕晚期体内可能产生的炎性细胞因子可能会刺激血管,导致动脉血管收缩,从而引起妊高症。
此外,子宫胎盘缺血、前列腺素缺乏、糖尿病史以及慢性肾病等,也可能导致妊高症的发生。
二、妊高症的护理措施
病情较轻的患者要注意以下事项:
(一)保证休息
适当减轻工作或居家休息,除了保证夜间有8~10小时睡眠时间外,白天也应有适当的休息时间。在睡觉时建议左侧卧位,这样不仅有利于子宫胎盘的血液循环,还有助于利尿、降低血压。此外还要避免过劳和外来刺激,以防诱发血压进一步升高和加重水肿;注意当孕妇出现高血压、水肿、蛋白尿等妊高症症状时,需要积极去医院接受治疗,并遵医嘱合理使用降压、镇静、解痉、利尿等药物。
(二)调整饮食
妊高症的孕妇应严格控制食盐的摄入(每日不超过3~5克),同时减少脂肪的摄入,特别是动物脂肪的摄入。饮食上应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铁、钙和其他微量元素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鱼肉、瘦肉、豆制品等;减少动物脂肪和过量盐的摄入,但不可完全限制盐的摄入。
(三)增加产前检查次数
产前检查对于预防和及早发现妊高症非常重要。一般来说,孕妇在怀孕20周后,应每两周进行一次产前检查;怀孕28周后,应每周进行一次产前检查。对于已经发现有妊高症倾向的孕妇,应适当增加产前检查的次数,定期测量血压并密切关注自身和胎儿的情况。
(四)心理疏导
妊高症的孕妇应保持心情愉悦,避免情绪波动和过度疲劳,日常生活中可以多进行感兴趣的活动,及时向家属与医护人员反馈自身情况,积极调节情绪。
若妊高症患者病情严重,还需要补充以下护理:
(一)一般护理
将患者安排在安静的房间,避免各种刺激因素。采取左侧卧位以增加胎盘绒毛的血液灌流量;准备好急救药品和物品,如氧气、吸引器、开口器、产包、硫酸镁等;密切观察患者病情,记录血压、心率、呼吸、尿量及腱反射情况,预防子痫的发生。
(二)特殊护理
硫酸镁是治疗妊高症的首选药物,使用时应注意观察患者的尿量、呼吸和膝反射情况,以防镁中毒。对于使用降压药物的患者,应严密监测血压,避免过度降压导致胎盘早剥和胎死宫内等严重后果;对于使用利尿剂的患者,应注意电解质平衡,定期监测血钾、钠、氯等指标。
三、妊高症的3个养护方法
定期检查:主要包括测血压、查尿蛋白和测体重。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自身水肿情况,如果水肿逐渐加重或出现头晕、眼花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加强孕期营养及休息:减少脂肪和过多盐的摄入,增加富含蛋白质、维生素、铁、钙和其他微量元素的食品,如新鲜蔬菜、水果、鱼肉、瘦肉等。对于已经确诊为妊高症的孕妇,应适当减轻工作强度或停止工作,保证充足的睡眠。
重视诱发因素,治疗原发病:若孕妇存在高血压、肾炎、糖尿病等原发病,应积极治疗;若存在高危因素,如高龄产妇、肥胖等,也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