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经常在吃完饭后感到一口酸水由下往上翻涌,胸口传来阵阵的烧灼感,咽喉发痒总有异物感,喉咙甚至咳嗽不止,又咳不出东西,睡到半夜莫名其妙地胸闷,这就是典型的胃食管反流病。
什么是胃食管反流病
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据统计,全球约有10%~20%的人患有胃食管反流病。主要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异常反流至食管、咽喉等部位而引起一系列症状的一种疾病,症状常见于饭后1小时内发生。正常人也可能会出现反流,但一般都是偶尔才会出现,大多是由于饮食习惯不良造成,比如过饱。胃腔内富含的胃酸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反流至食管、咽喉等部位后,会出现明显的刺激症状,如反酸、烧心、胸痛、背痛、咳嗽、咽喉部异物感、咽喉炎、哮喘、肺炎、中耳炎、鼻窦炎、口臭、口苦等。长期反流会损伤食管黏膜,引起溃疡、出血、食管狭窄、甚至癌变等严重后果。
胃食管反流病的常见病因
1.食管下端括约肌松弛:食管和胃的连接部位有一个叫做食管下端括约肌的结构,正常情况下处于收紧的状态,维持的压力稍高于胃腔内的压力,防止胃内容物反流进入食管,当这个结构松弛以后,维持的压力不足以抵抗胃腔内的压力,胃腔内的酸性内容物就容易反流进入食管。
2.食管裂孔疝:食管裂孔疝是胃食管反流病一个比较特殊的病因。正常人的食管裂孔仅容食管通过,使食管下端保持一个紧致的状态,和食管下端括约肌共同组成食管下端的抗反流屏障;食管裂孔疝的患者,食管裂孔增大,导致腹腔内除食管以外的脏器进入胸腔,并使食管下端变得松弛,破坏了食管下端的抗反流屏障功能,进而导致胃食管反流的发生。
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方法
1.饮食和生活调理:无论采用何种治疗方法,生活调理应该贯穿始终。饮食和生活调整可以单独用于缓解轻度、间歇性的胃食管反流症状。常见的调理方法包括:避免暴饮暴食、睡前不进食、戒烟戒酒、不吃加重反流的食物如辛辣、酸性食物、高脂食物、巧克力、咖啡、浓茶、糯米、碳酸饮料等。
2.药物治疗:对于生活、饮食调整后治疗效果不满意的患者,需要进行药物治疗。抑制胃酸治疗是本病的主要疗法,首选质子泵抑制剂(PPI)如奥美拉唑、泮托拉唑、雷贝拉唑、兰索拉唑等。但是,研究显示,大约有30%的患者药物治疗无效果。并且药物治疗有效果的患者,有很大一部分需要长期吃药,一旦停药,反酸烧心的症状马上又会复发。对于这些患者,则需要进入到下一个环节的治疗,即内镜治疗和外科治疗。
3.内镜手术:内镜手术是近年来胃食管反流病治疗上进展迅速的一个领域,它既能像手术一样根治疾病,创伤却比手术小得多,很多患者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但是又不愿接受手术,内镜治疗救提供了一种很好的选择。内镜治疗的方式很多,如经口无切口胃底折叠术、经口内镜下贲门缩窄术、内镜下抗反流黏膜切除术、内镜下射频消融术等。
4.外科手术治疗:对于药物治疗后效果不佳的患者,可选择进行外科手术治疗,尤其是合并食管裂孔疝、内镜治疗后效果仍然不佳、合并中重度反流性食管炎的患者,外科手术指征明确且疗效确切。
怀疑胃食管反流病需要做胃镜吗
虽然反流、烧心是胃食管反流病的典型症状,但并不是只有胃食管反流病会有这些症状,胃溃疡、甚至胃癌也会引起这些不舒服。如果是第一次到医院去看这些不舒服,特别是年龄超过40岁的,有胃癌家族史的,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还是建议做个胃镜检查。如果胃镜发现食管下段有黏膜损伤,可以直接诊断反流性食管炎(胃食管反流病的一种);还可以对反流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级;能够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这些不舒服;此外,还能对炎症明显,特别是怀疑病变的部位进行活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