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小血管病不仅可以引起急性症状,如腔隙性脑梗死、脑出血等,占症状性卒中的20%,同时更多的是隐匿起病,无形中无时不在“伤脑”,逐渐出现智能障碍、情感障碍、运动障碍及大小便障碍等。20%~40%的老年性痴呆与脑小血管病相关。本文针对脑小血管病进行普及。
什么是脑小血管病
脑小血管病是一种临床及影像综合征,累及脑的穿通小动脉、毛细血管及小静脉,影像学表现为近期皮层下梗死及微梗死灶、腔隙灶、白质高信号、微出血及出血灶、血管周围间隙扩大及脑萎缩。脑小血管病是累及全脑小血管的灾难性损害,有如风暴过后满目狼藉,其隐匿性和进展性恰恰突出了这场“风暴”灾难的特点及危害。
脑小血管病症状
病人在出现脑小血管病症之后,并没有明显的症状,而很多病人在经过头部体检之后,则在报告上会呈现脑白质高信号,以及缺血性白质病变等等描述。如果这时对病症的重视程度低,则会随着病症的发展,会导致病人出现多种症状,会使生活工作变得困难。同时病人的反应会比较慢等认知功能障碍。而部分病人也会出现衰老现象,例如走路姿势变化,以及容易摔倒,上厕所时间多等现象。也有部分病人也会出现情绪失常,以及焦虑、担忧等,而部分病人还会产生说话不清,以及肢体麻木等现象。
哪些人容易得脑小血管病
脑小血管病的出现与自身健康,以及行为习惯等均有明确关系,因此了解病症出现的原因才能够做好预防。容易出现脑小血管病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年龄是该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随之年龄增高,该病发病率逐渐升高。一般年龄在50岁左右的病人中,其病症出现的概率能够达到5%左右,但是如果病人年龄达到90岁,则生病的概率会接近100%。2.高血压病是该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病人在长期处于高血压状态下,会导致脑小血管病出现的风险概率逐步提高。3.患者如果存在其他传统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也会引发病人出现脑小血管疾病。例如病人存在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吸烟等,在导致病人出现大血管病变的同时,还会导致病人出现脑小血管疾病。4.失眠也是脑小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如果长期睡眠不佳,则会损伤脑小血管,进而使脑小血管疾病出现概率提高。5.遗传属于脑小血管危险因素之一,而在临床中5%脑小血管病患者与遗传相关,最常见的表现为为多发脑梗死、痴呆等。如果家族中多人出现该疾病,则病人出现该病症的危险因素较高。
如出现脑小血管疾病怎么办
病人如果怀疑自身存在脑小血管病症,需控制内心恐惧,要及时观察自己是否存在该病的症状以及危险因素。如果出现相关症状,则及时到医院进行确诊,然后医生会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为其做好相关病症的预防以及治疗。
在临床中最常见的治疗方式为抗血小板治疗、降压治疗、他汀治疗以及其他治疗等方式。也可为病人提供叶酸、维生素B6、维生素B12等,均能够起到营养脑神经的效果。同时在实行治疗的过程中,除了药物外,也需要针对病人的生活做好管控,例如低脂、低盐、清淡的饮食,同时适当为病人实行认知功能训练和血管风险监测,均能够有效控制病症出现的风险,保证病人的安全。对此需针对病人提高对该病认知程度,令其能够重视该病症,并积极的参与临床管控工作。
总之,脑小血管在临床属于极为复杂性疾病,在临床中针对该病症的诊断,以及治疗正不断发生变化,因此针对脑小血管的研究要逐步提高,并针对病人的病症情况做好预防以及监控,能够有效做好病症干预,进而能够有效保证病人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