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使心肌急剧而短暂的缺血、缺氧所引起的疾病。它可以发生在心脏、血管及全身,对人体危害极大。我国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国家,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危害我国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主要疾病。因此,为了保护大家的身体健康,提高居民对心血管疾病相关知识和自我保健意识,普及心血管疾病防治知识显得尤为重要。
心血管疾病的危害有哪些?
心血管疾病会导致心脏疾病和全身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导致冠心病、脑卒中、心力衰竭、心脏骤停等多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
1.冠心病:心脏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引发冠心病。
2.脑卒中: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形成血栓堵塞脑血管,导致缺血性脑卒中,即人们常说的脑梗死。
3.心力衰竭:心脏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脏泵血功能障碍,心脏不能充分泵出血液至全身,患者会出现乏力、水肿、呼吸困难等症状。
心脏病患者能做哪些运动?
心脏病患者适宜进行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快走、慢跑、游泳等。散步是一种既简单又方便的运动方式,可以在不影响工作或生活的情况下进行。快走时,步幅尽量大,速度宜慢,每分钟走90~100步;慢跑时,步幅要小些,速度要慢些;游泳时,宜在水温较低时进行,一般以不感到冷为度。此外,骑车、打乒乓球、网球、羽毛球等也是不错的选择。需要提醒的是,心脏病患者在运动时一定要量力而行。
高血压患者如何进行自我监护?
1.自我监测血压:高血压患者应每天早晨和晚上各测量一次血压,并记录下来。连续测量3天,每天的血压数值不应超过收缩压,如果3天中有两天血压数值超过收缩压,那么就可以认为是血压高的表现。记录下每日的血压数值并记录在患者病历中。
2.监测血脂:高血压患者常伴有血脂升高,因此建议高血压患者定期进行血脂检测,以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对有家族史或已确诊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者应注意定期检查血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
3.监测尿钠:正常人的尿液呈淡黄色,当尿液中尿钠含量增高时,尿钠增多。尿钠超标的患者可以出现头晕、头痛、恶心等症状。
冠心病患者如何进行治疗?
冠心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疾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冠心病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具体如下:
1.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降血脂、降血压、抗血小板聚集、抗氧化等药物,来降低心肌耗氧量。
2.手术治疗:在心脏表面开一条或几条通道,以便将堵塞血管的斑块或血栓取下,使心脏恢复血液供应。
3.冠心病患者一定要定期到医院进行体检,以便及早发现病情,及时处理。
4.冠心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要严格遵医嘱服药,切忌擅自停药或换药,否则会影响治疗效果。如果出现胸闷、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应立即到医院就诊。如果突然出现心慌、胸闷、胸痛等症状,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寻求帮助。
心脏支架手术后,需要注意什么?
1.休息:术后3天内,尽量避免手术部位沾水,以免引起感染。术后1周内尽量避免剧烈活动,如:跑步、打球等。术后1个月内避免重体力劳动。
2.服药:支架手术后,需要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部分患者还需服用降脂药物及其他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物,具体用药请咨询医生。
3.生活习惯:多吃富含维生素、纤维素的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戒烟戒酒;适量运动,但要注意运动前和运动中的安全;保持心情愉悦,避免情绪波动;适当减压,避免情绪激动和过度劳累;如有不适及时就诊。
4.定期随访:术后6个月内需进行每周一次的门诊随访,了解术后情况,及时处理相关问题。2年内每6个月一次门诊随访。
5.康复治疗:术后康复治疗非常重要,尤其是支架术后的患者。患者需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康复治疗,如:训练呼吸肌力量、耐力、心肺功能等,并根据医生建议定期复查。
6.其他注意事项:支架手术后患者需要终身服药,但应遵循医生建议按时服药,不随意停药或加减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