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这些血液常识,你被科普了吗?
2023-11-03 15:54:55
作者:李光升
作者单位:河南省获嘉县人民医院 输血科
血液是人体内至关重要的液体之一,它承担着运输氧气、营养物质和废物排出等重要功能。了解血液的形成、数量、循环时间以及一些特殊类型的血液,对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自身健康和科学知识都具有重要意义。

1.血液是怎样形成的?

血液的形成过程主要发生在骨髓中。骨髓是一种软质组织,包括了红骨髓和黄骨髓。红骨髓是人类血浆细胞的主要形成部位,含有大量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在红骨髓中,干细胞经过分化和成熟的过程,最终形成各种类型的血细胞。

2.人体血液有多少?

血液是人体内至关重要的液体之一,它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浆是血液中的液体部分,占血液总量的55%左右。它主要由水、蛋白质、电解质、激素和营养物质等组成,起着运输和维持体内平衡的重要作用。人体中的血液量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一般成年人的血液量约占体重的7-8%。以一个成年人体重70公斤为例,其血液量大约在4.9-5.6升之间。

3.血液在人体循环一周需要多长时间?

血液在人体循环中需要大约一分钟的时间完成一次循环。心脏将富含氧气的血液通过动脉系统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同时将含有二氧化碳和废物的血液通过静脉系统回流到心脏,再经过肺部进行气体交换,形成新的氧气饱和度高的血液。

4.什么是熊猫血?

熊猫血是指人类Rh血型体系中的一个特殊血型。人类Rh血型体系也是指人类血液中的一个分类体系,按照在红细胞表面的抗体分成了Rh阳性和Rh阴性。熊猫血是一种Rh阴性血型,其特征是在一般人中极为稀少。但鉴于熊猫血型的高罕见度,对于Rh阴性血型的患者来说,熊猫血型的血液非常宝贵。

5.献血会不会影响健康?

献血是一种无偿奉献的行为,对于个人的健康影响是积极的。安全的血液不会含有任何病毒、化学物质、寄生虫等可能给受血者带来损害或疾病的外来物质,所以献血者必须身体健康,且未曾得过任何严重疾病,同样献血者也不应因献血而招致风险。短期来看,献血过程可能会导致轻度疲劳和暂时的低血压症状,但这些症状通常在献血后的几个小时内消失。长期来看,因为血液中的血细胞也是有寿命的,即使不献血,人体内的血细胞也每时每刻会存在衰老死亡的情况,通过献血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刺激造血系统,及时更新血细胞,并通过血液检测帮助献血者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然而,献血并不适合所有人,在进行献血前,献血者应进行相关的健康评估和咨询,确保自身的身体状况适合献血。总体而言,对于大多数健康人群来说,献血是安全的,并且对个人的健康有积极的影响。

6.结束语

通过科普这些血液常识,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血液的形成过程、人体中的血液量、血液循环时间、熊猫血型以及献血对健康的影响。深入了解血液的相关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自身健康和科学知识。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血液的安全使用和防护措施,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让我们共同增加对血液的认识,促进健康生活。

分享到: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