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冬季“寒邪”的预防保健
2023-12-26 16:24:45
作者:韩冬
作者单位:河南省商丘市中医院
进入大雪节气,河南的冬天仿佛才姗姗来迟;今岁农历十月下旬气温仍旧能达到十来摄氏度,骤升骤降的温度让人烦恼如何穿衣,也极易发感冒、关节炎、心脑血管等疾病。冬季养生关键在“藏”,去寒就温,振奋阳气,让我们一起做好“养藏之道”。

 

冬至作为我们农历中的一个重要节气,也是一个阴阳转枢的重要日子,“阴极之至,阳气始生”,在大雪节气到冬至的这些天是夜晚最长的时候,在中医里,夜归属于阴,也是脏腑修复之时,所以我们需要尽量早睡、避免外出活动,做到神志内敛的“藏”,这是合乎阴阳的养护。

冬季气候寒冷,人体阳气不足,易受寒邪侵袭。昼夜温差常有十几度的落差,就如今年的暖冬,反常的天气增加了感寒的概率。各人体质不同,短时间改变不易,所以我们就需要注意防寒保暖。其中需要捂好人体的这几个部位。头部,为诸阳之会,外出需要做好防护,特别是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病以及体质虚弱的人;颈部,肺经在前、膀胱经在后,极易受风入侵,引发感冒、落枕,冬季风大还是用高领或围巾护好。后背,阳脉之海督脉与六经最外的藩篱膀胱经循行,穿件背心固护可以让身体更缓和,也可以晒晒太阳以温经散寒;脐周,“先天之结缔,后天之气舍”,此处受寒易致腹泻、痛经等;足部,常言道“寒从足下起”,外出做好保暖事半功倍,另外晚间还可以足浴帮助睡眠。此外还需注意如膝关节没有肌肉、脂肪保护的部位,寒湿极易侵入,要注意保暖。

做好了预防,再来谈谈保健。国人在冬令时节喜欢食补,中医讲究“秋冬养阴”,进食补益肝肾、温热的食物可以帮助人们抵御寒冷。但尚需注意不宜大补、过补,体壮者日常饮食即可,体弱者尚有气虚、血虚、阳虚之别,科学辩证调理才能真正进补。可多注意健养脾胃,润肺防燥。

生命在于运动,虽然讲究保暖,也不能过度贪暖,整日在暖气房中猫冬。“动者生阳”,阳气运行可以抵御寒冷,也助于排出寒湿;建议在上午或午后气温升高时适当做户外运动,根据个人情况选择散步、慢跑、骑行等室外活动。在这里特别叮嘱患有心脑血管慢性病及呼吸道疾病的中老年朋友,避免在晨起过早出门锻炼,此时室内外温差过大,易促发急症。

常用的养生方法如穴位按摩、灸法,可选择大椎穴、足三里、关元穴、神阙穴、涌泉穴等,对于脾肾亏虚、阳气不足者尤其适合。另外晒太阳又称为“天灸”,是帮助我们日常补阳气最简便的方法。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做到高水平的健康管理,让养生融入生活。

 

分享到: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