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半月板损伤:膝关节健康的“隐形杀手”
2024-06-25 15:26:59
作者:周荨智
作者单位:四川省骨科医院

在日常生活中,半月板损伤是一种常见的膝关节疾病,尤其在运动医学和骨科领域备受关注。半月板作为膝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损伤不仅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并发症。本文将详细介绍半月板损伤的原因、症状、检查方法以及治疗方法,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预防这一疾病。

一、半月板的解剖与功能

半月板是膝关节内的一对软骨垫片,位于股骨和胫骨之间,分为内侧半月板和外侧半月板,它们呈半月形,故得名“半月板”。半月板的主要功能是增加膝关节的稳定性,吸收和缓冲膝关节在运动中产生的冲击力,保护关节软骨,同时分泌滑液,润滑关节,减少摩擦。

二、半月板损伤的原因

半月板损伤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外伤性损伤:这是最常见的半月板损伤原因,尤其是在剧烈运动中,如足球、篮球、滑雪等需要急转急停的运动。当膝关节受到外力冲击或扭转时,半月板可能因受到超过其承受能力的压力而发生撕裂。

2.退行性改变:随着年龄的增长,半月板组织会逐渐发生退行性改变,弹性及耐磨性下降,容易在膝关节的反复活动摩擦中发生损伤。

3.先天性发育不良:少数患者可能存在先天性半月板发育不良,如盘状半月板等,这种异常的半月板结构更容易受到损伤。

4.关节不稳定:膝关节十字韧带、内外侧副韧带损伤或关节囊松弛等原因导致关节不稳定时,半月板容易受到异常应力的影响而发生损伤。

三、半月板损伤的症状

半月板损伤的症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疼痛:疼痛是半月板损伤最常见的症状之一,通常表现为膝关节内侧或外侧的关节间隙疼痛,尤其是在膝关节活动时疼痛加剧。

2.肿胀:半月板损伤后,关节内可能出现积液从而导致膝关节肿胀。

3.关节交锁:部分患者在膝关节活动过程中可能出现关节突然卡住无法活动的现象,称为关节交锁,尤其常见于半月板“桶柄样撕裂”。

4.弹响:在膝关节活动时,可能听到或感觉到关节内发出异常响声,这可能是由于损伤的半月板在关节内移动时与关节面发生摩擦所致。

5.无力感:患者在行走或上下楼梯等活动中可能感到膝关节无力或不稳定,常出现“打软腿”的现象。

四、半月板损伤的检查方法

对于怀疑半月板损伤的患者,医生通常会采用以下检查方法进行诊断:

1.体格检查:在所有检查手段中,体格检查是最常用也是最能体现医生诊断水平的一种检查方式,医生会通过触诊、关节活动度检查等方式初步判断膝关节是否存在损伤以及损伤类型。

2.X线检查:虽然X线检查不能直接显示半月板损伤的情况,但可以观察膝关节骨性结构及关节间隙,排除骨折、关节游离体等可能导致类似症状的疾病。

3.核磁共振(MRI)检查:核磁共振是诊断半月板损伤的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其阳性敏感率和准确率较高。核磁共振可以清晰地显示半月板的形态、信号及损伤程度等信息。

4.关节镜检查:关节镜检查是诊断半月板损伤的最直接方法,同时也是手术治疗的重要手段。通过关节镜可以直观地观察半月板的损伤情况,并进行相应的手术治疗。

五、半月板损伤的治疗方法

半月板损伤的治疗目标是缓解疼痛、提高生活水平以及恢复运动功能,防止出现膝关节早期退变。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

1.保守治疗:对于轻度半月板损伤或无明显症状的患者,建议采用保守治疗。保守治疗主要分为急性期和缓解期,在急性疼痛期采用休息、冰敷、口服镇痛药物等措施,不易过度刺激膝关节从而导致症状加重。在急性期过后,可以在专业的医师或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功能训练,从而达到增强膝关节肌肉力量及稳定性,预防再次损伤的目的。

2.手术治疗:对于严重半月板损伤或经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方法包括成形术及修复术等。手术治疗的目的是恢复膝关节的稳定性,减轻疼痛,改善关节功能。近年来,随着关节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创手术已经成为治疗半月板损伤的重要手段之一。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受到越来越多患者的青睐。

六、总结

半月板损伤是一种常见的膝关节疾病,其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通过了解半月板的解剖与功能、损伤的原因及症状表现等方面的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预防和治疗半月板损伤。同时,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新的治疗方法和技术不断涌现,为半月板损伤的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未来,相信在医学界和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半月板损伤的治疗将会更加精准、有效和便捷。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