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踝关节下组织发生坏疽、溃疡、破坏等现象,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因此,下面为您讲讲糖尿病足的预防和治疗知识,希望帮助您做到知“足”常乐。
一、如何预防糖尿病足?
(1)禁穿紧身衣袜:因血管病变、神经病变是糖尿病足发病的主要原因。所以,日常生活中预防皮肤感染,可有效预防糖尿病足。因此,尽量不穿紧身衣袜,避免束缚血液,让其流通不畅,而增加糖尿病足发生风险。尽量选择稍微宽松、弹力大的袜子和衣服,以利于糖尿病足的预防。
(2)合理选鞋:要想有效预防糖尿病足,还要合理选鞋,避免足部受伤。所以,日常生活中,要根据“四看一摸”的原则选鞋,即一看鞋面,材料是否透气、柔软;二看鞋底厚度,其厚度能否分散脚底的受力,进而是否能预防脚变形;三看鞋帮高度,若鞋帮过高,则会对脚踝造成摩擦,而易引起皮肤破损,甚至引起皮肤破溃,而增加糖尿病足发生风险;一摸是指用手摸一摸鞋子,尤其是眼睛看不到的地方,避免鞋接缝部位或者突出的线头损伤脚部,进而有效预防糖尿病足。
(3)加强足部的检查和清洁:注意足部清洁,晚睡前用温水(38℃)足浴,持续10min~20min,清洗结束后用浅色、柔软的毛巾擦拭。若足部皮肤比较干燥,则可涂抹润肤霜,以改善皮肤状态。于此同时,家属要定期检查患者的足部情况,观察是否出现鸡眼、破皮、水疱等现象,以便及时发现异常,及时进行处理,进而预防糖尿病足。
(4)控制血糖值:通过饮食控制、运动控制、药物控制、定时监测等手段控制好血糖值,将空腹血糖值控制在4.4mmol/L~7.0mmol/L,糖化血红蛋白在7.0%以下,餐后2h血糖控制在10mmol/L以下,以便更好的预防糖尿病足。
二、如何治疗糖尿病足?
(1)对因治疗:因糖尿病足病因复杂,所以要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选药治疗,对于神经传导异常、神经感觉异常的患者,可使用α-硫辛酸进行治疗,其安全性比较高,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而对于出现自发性疼痛、足部麻木的患者,则可使用脂微球前列腺素E1等前列腺类似物制剂和前列腺素治疗,该类药物安全性比较好,但注意静脉制剂可能引起静脉炎,口服制剂可能引起胃肠道反应,要注意用药反应,以提升用药安全。于此同时,还可联合使用醛糖还原酶抑制剂、硫辛酸等进行治疗,可有效延缓病情进展。此外,对于出现周围神经病变现象的患者,可使用甲钴胺等甲基维生素B12药物治疗,具有较高安全性,且不会引起明显的不良反应。
(2)对症治疗:①扩血管治疗:可用安步乐克、西洛他唑、贝前列腺素类似物等进行治疗;②下肢缺血:可对患者进行抗血小板治疗,可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等药物治疗,不仅能降低心血管疾病发作风险,还能降低死亡率。③抗感染治疗:对于出现坏疽、溃疡、感染的糖尿病足患者,需对其进行抗感染治疗,避免感染累及其他部位。但最好不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以免产生耐药菌。④疼痛治疗:可使用度洛西汀进行治疗,可有效阻止疼痛传导,若治疗无效,则可使用阿片类镇痛药进行治疗,例如曲马多等。⑤伴冠心病、房颤者的治疗:该类患者要联合抗凝药物进行治疗,例如肝素等,以便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
(3)手术治疗:①下肢动脉腔内介入治疗:例如球囊扩张联合支架成形术,其是微创疗法,较适合伴其他疾病而无法耐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以及年老体弱患者。②植皮术和清创术:对于足部出现溃疡的糖尿病足患者,且其全身状况比较好,则可选择植皮术或者清创术进行治疗,以便将坏死组织消除,更好的对创面进行封闭,进而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③截肢术:对于肢体坏死、严重坏疽、感染播散、肢体严重畸形的糖尿病足患者,而其他外科治疗疗效甚微时,可采用截肢术进行治疗,例如截趾术、小腿截肢术等,避免感染扩散,并挽救病人的生命。
科普小结:
上文内容即是糖尿病足相关知识,希望帮助您正确防治该疾病,而做到知“足”常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