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心脏血管“堵车”怎么办?冠脉介入来帮忙
2023-12-05 08:57:03
作者:刘海亭
作者单位:漯河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
心脏血管“堵车”,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的一种严重表现,是由于冠状动脉内斑块形成、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供血不足而引发的心脏疾病。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冠脉介入技术已成为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将详细科普冠脉介入技术,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一治疗方法。

一、冠脉介入技术概述

冠脉介入技术是一种利用心导管技术,通过特定的导管和器械,对冠状动脉及其分支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方法。该技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显著等优点,已成为冠心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冠脉介入技术的适应症

冠脉介入技术主要适用于以下情况:

急性心肌梗死: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介入技术可迅速开通闭塞的冠状动脉,恢复心肌血流灌注,降低心肌梗死的死亡率。

不稳定型心绞痛: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脉介入技术可稳定病情,降低心肌梗死和死亡的风险。

慢性稳定性冠心病:对于慢性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冠脉介入技术可改善心肌血流灌注,提高生活质量。

三、冠脉介入技术的操作流程

冠脉介入技术的操作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穿刺血管:通常选择股动脉或桡动脉作为穿刺点,通过穿刺针将导管送入血管。

导管操作:在X线透视下,医生将导管沿着血管路径送入冠状动脉开口处。

造影检查:通过导管向冠状动脉内注入造影剂,利用X线透视显示冠状动脉的形态和病变情况。

介入治疗:根据造影检查结果,医生可选择球囊扩张、支架植入等介入治疗方法,开通狭窄或闭塞的冠状动脉。

四、冠脉介入技术的风险和并发症

虽然冠脉介入技术具有许多优点,但仍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总体来说,冠脉介入的死亡率在1‰-3‰左右,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在10%-20%不等。这些风险和并发症的发生与患者年龄、病变程度、本身体质等因素有关。

常见的并发症包括诱发心衰、诱发心律失常(包括恶性心律失常),严重者可引起猝死;还有一些血管内皮损伤,包括局部穿刺点血肿、渗血,以及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夹层、壶腹瘤、病人血压降低、心率增快、心衰等;还可以出现导丝再断裂、支架破裂、支架不到位、支架脱载,包括心包穿孔、心包填塞等严重并发症,严重者可能需要外科手术解决。

五、冠脉介入技术的预防和术后管理

为了降低冠脉介入技术的风险和并发症发生率,患者需要在术前做好充分准备,并在术后进行规范管理。具体措施包括:

术前准备:患者需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评估手术风险;术前停用可能影响手术的药物;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充足的睡眠等。

术中配合:在手术过程中,患者需保持平静的心态,配合医生进行手术操作。

术后管理:术后患者需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定期复查以评估治疗效果和预防复发等。

总结

心脏血管“堵车”是冠心病的一种严重表现,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冠脉介入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显著等优点,已成为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冠脉介入技术仍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发生率,患者需要在术前做好充分准备并在术后进行规范管理以降低风险。同时,我们也需要认识到预防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性,通过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等方式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