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高血压患者,认为“是药三分毒”,降压药一旦用上就要终身服药,所以即使确认了高血压,为了避免给身体带来太多副作用,他们选择不吃降压药或是吃了一段时间的降压药,血压降下来了,然后马上就停止吃药。殊不知这样做的后果往往比坚持服药更严重!
降压药一旦吃了就无法停下了?
降压药不是成瘾性药物,也不是“毒品”,没有依赖。一般不能停药的原因是,一旦停药血压会重新升高。绝大多数高血压是个终身性的慢性疾病,需要终身用药控制。这样说,不是因为药有依赖性,而是高血压有“依赖性”。 当然,早期初发的轻度高血压,通过3~6个月的生活方式改善,如果血压能够恢复正常,可以暂不用药。除此之外,都应该长期用药治疗。
是药三分毒?副作用很严重?
其实,相比起吃药的轻微副作用不吃药的后果更严重!如果不是降压药血压升高,血液压力不断的增大血管就会受到刺激,会加快血管硬化血管变硬之后,血液循环也就会受到影响人体中有两大器官对血液的需求量比较高心脏和大脑,供血不充足以后就会引发相关问题心和脑出现了问题,生命也会被威胁!
什么情况下可以停用降压药?
1.轻度高血压生活方式改善之后血压恢复正常。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疾病,一些和身体状态及生活方式相关的危险因素得到了控制,如体重控制正常了,戒掉了烟酒,运动量也加上去了,情绪放松了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压。所以,有些轻度高血压患者,不用服药,血压也能维持正常,这个时候是可以停药的。
2.环境发生变化时血压恢复正常。血压因气温高低会有所变化。天气热了,一些轻度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会比冬天时有所下降,不用服药或减少服药量即可控制在理想水平。有的患者在高原地区血压高,而回到平原地区,不需要服用降压药物,血压就自行恢复正常了。这个时候,在医生的指导下,停药或减量是可以的,但是也需要密切监测血压的变化,避免血压忽高忽低。
3.出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降压药物也有一些副作用,比如,普利类降压药物常见的干咳,会影响患者生活;还有些地平类降压药物,服用后,有些患者会出现脚腕水肿、牙龈增生的副作用,程度较重时也需要停药。当然这里的停药,是停用原来的药物,换成另外一种类型的降压药。
4.特殊状态下。这里是指某些特殊情况导致短时停药。比如妇女妊娠状态,有些降压药物会影响胎儿发育,必须停用,换为妊娠安全的药物;手术当天,如果需要全麻,因麻醉需要禁食、水,降压药物这时也需要暂时停用。
高血压患者的用药原则
1.坚持长期降压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要坚持进行长期的降压治疗,开具的降压药物应当温和、缓慢、持久、不良反应少以及患者服用方便等,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本身就是一个长期持久的过程,只有细水长流般的治疗方案才能够实现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2.剂量从“小”开始。降压药物的应用剂量应当从“小”开始。当确诊为高血压后,首次用药的剂量要小,然后根据实际情况来逐渐增大用药剂量,达到预期降压目标后,改用维持量以便更好巩固疗效。
3.动作应尽量缓慢。使用可引起明显直立位低血压的降压药物,应注意从坐立、平躺状态起身时,动作一定要缓慢,尤其是在夜间起床时要注意,否则容易因血压的突然降低而出现昏厥现象。
4.联合用药。在高血压的治疗中,医生常常会选择几种不同类别的降压药联合应用,联合降压的优点比较明显:(1)联合用药可产生协同作用,从而达到提升疗效的效果;(2)医学研究发现,联合用药可减少不同药物之间的副作用,或者使一些副作用相互抵消;(3)联合用药将使患者血压的下降变得更加平稳。
5.治疗不宜过快过猛。血压升高持续多年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血压不宜降的过快、过猛,否则患者可能无法适应较低或者正常水平的血压而出现生理上的不适、甚至有可能导致患者的大脑、心、肾等都出现供血不足的问题,更容易诱发脑血管意外、冠状动脉血栓形成等危险,甚至会损害肾功能。
什么才叫降压达标?
高血压防治指南早已给出了明确的答案:1.普通高血压人群血压应降至140/90mmHg以下。2.糖尿病或伴有肾脏疾病的人群应控制在130/80mmHg以下。3.肾病蛋白尿小于1g/日者,血压应控制在130/80mmHg以下。4.肾病蛋白尿大于1g/日者,血压要控制得更严格些,应低于125/75mmHg。
如何预防和控制高血压?
预防和控制高血压需要从生活的点滴做起,以下是几点建议:1.健康饮食:保持低盐、低脂、高纤维的饮食习惯,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减少油腻和辛辣食物的摄入。2.适量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运动可以帮助降低血压,增强心肺功能。3.控制体重:保持健康的体重范围,避免肥胖。肥胖是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4.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都会导致血压升高。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有助于降低高血压的风险。5.定期检测:成年人应定期检测血压,及时发现并控制高血压。对于已经患有高血压的患者,更应密切关注自己的血压变化,并遵医嘱进行治疗。
药品服用事关重大,用量增减,不宜异同,千万不要自己想当然,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自行停药实在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