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术后指导
1、置管24小时后,开始进行握拳运动,每日不少于100次。
2、置管24小时后,使用水温介于50℃-60℃左右的热水袋对穿刺点上方进行热敷,每日3次,每次30分钟,持续热敷1周以上。热敷时,需避开穿刺点。
3、置管24小时内,进行一次导管维护,严密观察穿刺点及导管有无异常。
二、导管日常维护
1、冲管:使用PICC管的患者要每周去医院进行冲管维护处理,防止管道堵塞。
2、换药:放置PICC管的第一个24小时后,必须进行换药。之后的换药周期需要根据伤口愈合程度而定,通常为每周一次。换药时,需要对原有的肝素帽或正压接头进行同步更换,预防局部感染。
3、观察:时常观察导管位置是否发生变化,确保导管的通畅性,还要观察患者是否对敷料存在皮肤瘙痒、红斑、丘疹、潮湿、水疱、糜烂、渗出等过敏反应。
4、如果暂停静脉输液治疗,为了确保导管的通畅性,每间隔24h需要进行一次冲封管。在静脉治疗间歇期内,每周至少冲封管1次。
5、在固定导管时,以不影响观察穿刺点状态为准,确保治疗期间观察输液速度。
三、敷料更换技巧
1、每日针对敷料完整性进行评估,观察患者是否存在皮肤损伤风险。
2、纱布敷料至少2d更换1次,透明敷料至少每5-7d更换1次。如果敷料出现卷边、松动、潮湿等情况,应及时进行更换。
3、在对穿刺部位皮肤进行消毒时,可以选用浓度>0.5%的葡萄糖酸氯己定乙醇溶液、浓度>0.5%的碘伏、>2%的碘酊溶液或者75%的酒精溶液,以穿刺点为中心进行擦拭,之后待自然。如果穿刺部位存在皮肤受损问题,先使用无菌生理盐水对受损部位进行清洗,之后再用0.5%碘伏进行消毒,待其自然干燥。
4、如果患者平时出汗较多,或者当穿刺点出现出血、渗液、皮肤受损等问题,先使用纱布对穿刺点进行覆盖,或者使用水胶体等治疗性敷料。待问题解决后,再换用其他材质的敷料。
5、更换敷料时,用手轻压导管边缘及敷贴四周,确保敷料与皮肤紧密贴合。
四、生活中的注意事项
1、患者在洗澡时,应使用淋浴,先使用清洁干燥的毛巾对穿刺部位进行包裹,再敷上一层保鲜膜,最后使用胶布或橡皮筋封闭其上下缘,避免导管被水浸湿。平时保持贴膜处干燥、卫生,如果发现贴膜有脱落迹象,应及时去医院进行更换。
2、严禁使用放置导管一侧手臂提≥5kg物品,或者进行剧烈运动,以免造成导管脱落或者移位。
3、禁止使用置管一侧手臂测血压,以免引发导管偏移。避免在置管一侧手臂进行采血化验,否则,容易造成导管堵塞或化验结果异常。
4、穿衣服时,先穿置管一侧,脱衣服时,先脱对侧,袖口不宜过紧,以免造成导管移位或者脱落。
5、睡觉时,避免长时间压迫置管一侧的肢体,以免引发静脉血栓。
五、出现下列情况,请及时就医!
1、不明原因发热,且体温>38℃。
2、无诱因突然出现胸痛、气短等症状。
3、置管侧手臂或颈部出现麻木感或肿胀感,臂围较对侧肢体增大>2cm。
4、如果不慎造成导管断裂或破损,需立即将可见的外漏导管打折,并且使用胶布对其进行妥善固定。之后立即就医,还要将破裂、破损部分的导管一起带到医院。
5、当导管体内部分滑出体外时,切勿自行将体外导管送回体内,应用胶布对脱出部分进行妥善固定,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PICC维护虽然存在诸多细节,但相信掌握了以上小技巧,置管的朋友们可以顺利度过带管的日子,早日重获健康!